这话,里正大儿子不知如何接,这地的确是无人要的荒地,可银子进了自家腰包,怎会掏出来?
只得冷哼一声,急急转身离开。
王氏才知道受骗了,里正这死老头,收了这么多银子,连贫瘠的土地都不舍得,竟然给的是无人要的荒地,荒地哪里能种出粮食?
“你个老不死的,没有这么欺负人的,找他算账去!”
王氏夺门而出,直奔里正家,估计要去骂街了。
不少看热闹之人悄悄跟在后头,他们得看看新来的能不治住里正一家。
姜宁这回没有拦着奶奶,户籍已到手,里正再没有能威胁他们的法子,家里有个厉害的,才能让里正知道,他们不是软柿子。
“你个丧良心的,早晚被天收了!”
里正被人堵门骂,恨得牙痒痒,他可是有身份有地位之人,怎能出去和一个妇人骂街。
大儿子埋怨道:“这样的人家,当初就不该留他们,你户籍办的倒是快。”
“你懂什么?有了户籍他们就跑不了了,银子是我们的,地还是我们的。
哼,我量他三个月也还不上五十两银子,到时候,连房子马车都是我们的!
告诉村里人,不许卖给他们家东西,谁和他们家交好就是和我作对,没有乡亲们帮忙,看他们如何在村里立足?
我堂堂一个里正,不信治不了他们!”
王氏不过是出一口气,骂累了也解决不了问题,被姜宁等人劝了回去。
姜宁三口心情不错,里正的招出完了,他们也就放心了。户籍和土地到手才是最重要的。
众人见没热闹看了,自然散了。
江家人没在意众人的态度,哪想到第二日,家家避他们如瘟神,恨不得绕路走。
乡亲们不再和他们组队上山,王氏去邻里家走动也无人搭理。
姜宁拉着一肚子火气的王氏,“奶,咱不理他们,咱们现在有户籍了还有土地,这就是我们的家,我们种粮食要紧。
我有办法治理土地,荒地也能变良田,走,咱们种地去。”
王氏心里一喜,她就知道小孙女不一般,现在她对姜宁三口十分信服,三宝儿说有办法,她就知道家里土地定能丰收。
哼,到时候气死里正!
“老头子,翠花啊,走,咱种地去!”
一家人直奔山包包的那一亩地,江老头是个种地好手,见到土地立即抓上一把土,兴奋道:
“这是良田,是良田啊!”
“哈哈,咱今日就犁地!”
什么冬日不能种田啊,她闺女一家说能种,那定是能种,他们一定要丰收,要在村里过上好日子,让那些小人干眼馋。
姜宁三口去了分给他们的那十亩荒地,三口人洒水干劲十足,有自己的土地就是好。
姜宁笑得开怀,“哈哈,土地证到手了,我们可以改造了,希望到时里正不会后悔。”
得亏碰上这样的里正,要是当初去了别的村子,哪能买到连片的十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