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话的是一位衣衫褴褛的老人,身边站着个小姑娘,老人摇摇头,凄苦地道:
“我们都来了两日了,没有钱进不去啊,好多人就活生生的饿死在城门口啊,官府每日都出来收尸。”
话音刚落,城门处出来几位掌柜的,敲锣高喊:“招工了,招工了,只要十几岁的姑娘,签了卖身契,给一壶米。”
“排好队,一个个来。”
难民瞬间围过去,仿佛抓到了救命稻草一般,排着队像牲畜一样等待挑选。
选不上的姑娘崩溃大哭,被亲人轮番咒骂,仿佛触犯了天条。
昔日繁华的大城镇门前,为了区区一壶米,难民们争着抢着卖闺女。
王氏搭话的老人闺女突然跪了下来,苦苦哀求,“爹,你让我去试试吧,再这样下去,我们不被鞑子屠杀,也会饿死啊,妞两日没吃东西了。”
江家人心情无比沉重,向远处僻静之地走去,那些人招工年轻姑娘,是干什么勾当,大家心知肚明,姑娘们却心甘情愿卖身。
江大柱破罐子破摔道:“人离乡贱啊,我们回去,元吉镇才是我们的家。”
他恐怕忘了,回去也没粮食吃啊,家乡早被鞑子洗劫一空。
王氏眉头紧皱,一筹莫展,他们千里迢迢、千辛万苦的逃难过来,哪想到是这般光景。
实在没了法子,王氏只能寄希望于神灵,拉着江燕衣袖道:“燕子啊,你们运气好,要不四处看看,看能否捡到东西。”
江家众人嘴角抽抽,燕子他们三口就是运气好,也就捡些吃食罢了,还能捡到几千两银子吗?
白花花银子难道会翻着肚皮,躺地上等着他们捡吗?
刚刚大户人家马车被抢的场景还历历在目,为了银子大家都拿命拼,有掉落的早就被捡光了。
只有老太太双手合十,喃喃自语,不停的祈祷,期待好运再次降临。
被给予厚望的江燕三人,装模作样地向远处寻找。
姜宁见四周无人,靠着大树道:“空间里粮食不少,再加上那100两银子,够一家人进城的。”
10石米大概是现代一千多斤米,不过这里不是大米,而是指粟米,也就是现代的小米。
按平常物价,五十两银子可以买四十石米,这里十石米却可以抵五十两银子,只能说明城内粮价飞涨。
也不知城里什么情况?姜宁推测着各种可能性。
“那么多粮食很难安全运到城门口,推一车就会被人盯上。”
姜宏远叹气,粮食就是不如银子方便,以后可得多挣些银钱,无论在哪,有钱都能解决百分之九十的烦恼啊。
话是这么说,可现在并没有更好的办法,只得先准备十石粮食,外加100两银子,进去三个是三个。
他们选了离城门口不算远的地方,挖坑,铺些枯黄的树叶,就说这里找到的粮食,这简陋工程,要多糊弄有多糊弄。
江大柱等人过来,见到推车上满满的粮食,瞪大了眼睛,竟真的找到了?还附赠辆手推车?
“还捡到100两银子。”
江燕拿出银子,众人险些惊掉了下巴,这是什么运气?是上辈子给佛祖重塑金身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