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经是旧历四月中旬了,上午四点过一刻,晓星才从慢慢地推移着的淡云里面消去,蜂房般的格子铺里的生物已经在蠕动了……”
清如读着刚送来的报纸,越看越是欣慰。
“是夏先生的作品!哈,是夏先生的作品,终于发表了。”清如高兴地喊着,跑着去和郭子行等人分享这个消息。
夏先生的作品终于发表了?这个消息简直就像一枚炸弹在人群中爆炸开来。郭子行等人一听也是十分高兴,尤其是桂英几人,激动的热泪盈眶。
"太好了,夏先生的作品终于发布了,我们的冤屈有地方倾诉了。”桂英哭的眼睛都肿了。
夏先生的《包身工》,让她们看到了希望,更给了她们一种重新找回公道的力量。
"对啊,有更多的人看到他的作品,就不会再有更多的人上当了。"
"是啊,那些还在纱厂的姐妹们也能看见希望了。”几人聚在一起七嘴八舌地讨论着,仿佛立刻就解救了人似的。
这篇文章掀起的风浪比清如想象的还要大,有大帅府在背后撑腰,这篇文章不仅没有被压下去,反而成为了市井间茶余饭后最火热的话题。
一时之间,关于《包身工》、夏先生、《包身工》里面所描述的包括女孩子和工头的故事,也成了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
这篇文章引来很多读者的注意,尤其是很多爱国文人志士纷纷响应,相应的文章陆续发表,终于引起了上面的重视。
上面派人下来查阅,一查之下惊讶的发现,文章中说比之现实描绘了不到万一,那些同胞女子的血泪字字珠玑,让人潸然泪下,甚至有人说《包身工》中描绘的人就是作者本人!
巡查的人顿时震怒!终于决定要开始整顿这些工厂的“包身”制度了。这篇文章惊醒了社会大众,掀起又一波工人运动浪潮。
政府顶不住压力,决心要整顿纱厂,郭大帅这边过了明路,郭子行立刻就带人查封了东洋纱厂,将各个受苦的女子送还原籍。
“一百二,一百二十一,一百二十三……不对,一百二十二,嘶~我数到哪里了?”桂英敲着脑袋,头疼不已。
她颇识几个字,被清如拉来充了壮丁。解救包身女工的确令人振奋,只是后续工作也不好做,清如要将人一一登记造册,再发还原籍,这就不是一个轻松的活儿,警署的人都不够用了,只要能用上的,都被叫了过来。
不查不知道,一查吓一跳,原来纱厂光包身女工就有两千之众,这其中还不包括如张嫣这般正式的工人。
查封了纱厂后,着令速川浪生等背后老板结了工钱,然后叫各地派人来接回去。
可是清来清去,仍有一部分女子无处可去,有的是因为家里嫌弃多了口吃饭的嘴,有的是自己不想回去,总之这些女子失了纱厂,现下连个去处都没了。
"这下糟糕了。"秋霜皱着眉头。
桂英道,"现在纱厂被查封,这么多人怎么安排?"
"要不把她们收留一段时日?",秋霜提议道。
"可是收留她们后怎么办?难不成你打算养活她们一辈子吗?怎么想的。"小福子没好气道。
"你有好法子你就说啊?"秋霜翻了个白眼,明显不服气。
“好了,你们去一边吵去,又给我打断了,我还得从头再数。”桂英已经数了好几遍了,甚是头疼。
清如处理完最后一份档案,这才将头从成堆的文档里抬起头,“别吵了,先将人清点出来,郭局长会有办法的。”
如今办成了这件大事,郭子行在郭大帅眼里一下子拔高了许多。
这次郭大帅去首府开会,所表现政绩可是非常亮眼,不但破获了一桩纱厂案,更是解救了这么多的女工,这可是一大功劳。不仅是其他几家军阀,就是在百姓心中,郭子行的形象亦是正派无比,郭大帅顺势升了他的职,如今已经是警署的局长了。
清如的办事效率不错,不过两天时间就统计好了无家可归的女子的名单,交给郭子行过目。
郭子行又递给郭大帅看了看,郭大帅道,"嗯,这些人你打算怎么安排?"
郭子行早已打好了腹稿,上前回道,“我打算将这批人安排到咱们自己人开的厂里去,她们年纪轻,又不会其他的谋生手段,就算是全放出去,也没几个能找到养活自己的工作的,所以干脆物尽其用,将她们放到合适的工厂,靠她们自己的力量,挣一碗饭吃。”
郭大帅闻言,沉吟道,"这样做倒也不失为一个办法。只是,那些工人会不会过于担忧,不肯留下?"
郭子行道,"您说的这个我也考虑过,也许她们受伤太甚,不愿再去工厂,可这毕竟都是少数。这年头,就算是读过书了,也不一定能找到合适的工作,更遑论她们了。只要是明事理的,都不会拒绝,剩下的若还有人,那就只好先送去慈善堂了,以后与咱们无由。”
"嗯,你说的也有道理,既然如此,那就照你说的去做吧。",郭大帅点点头,"你这段时间辛苦了,好好休息两天。"
郭大帅少有关心,倒叫郭子行有些不适应,点头称是,便告辞了。
处理完女工的事,郭子行暂时闲了下来,回来别院这边,远远看见清如的房间内依然灯火通明。
“做什么这么入神?”
清如抬头看见是他,也停下了手里的活儿,“也没什么,就是在这些资料刚刚整理完,对了,东洋纱厂那边,没有为难你吗?”
“笑话,这里是我郭家的地盘,我岂会怕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