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年过后,三岔路的店铺越开越多,马路对面又有房子在新建,参照的都是项红家的格局,还有的直接建了三层楼。
沿着项红小卖铺这边的一条街,已经新开了七八家店铺。有卖炒货的,有卖五金门窗建材的,还有卖衣服的主要是内衣内裤,袜子等小衣物。
其中还有一家是卖面条,抄手,饺子等的餐馆,虽然没有卖米饭,但是小小的影响了一下惠民餐馆的生意,中午点套餐的明显下降,不过这也是很正常的现象。
有一个卖肉的来租项红他们新建的门面房,每天卖猪肉,周围村子镇上的人想吃猪肉之前都要去集市买,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猪肉的需求也在增加。三岔路这边都是从外面大型养猪场宰杀的猪肉来卖。
外面现在每天早上都有卖菜的,是周边的村子里面的人,自己种的蔬菜拿过来卖,还有一些去批发市场进货来卖的稀有菜品,比如蘑菇之类的,还有专门的卖豆腐,豆芽,豆干的摊子。
随着一年的发展,三岔路这个小市场已经初具规模。
今年建筑工地的公路已经连接到下面的镇子,还要继续扩大修建公路,村子里面的交通还是太差了,要想富先修路。
只有交通好了,人们才能走出去。
随着市场的发展,项红他们家的小猪圈,对于一般人家算大的,但是跟养猪场没法比,今年应该能扩大养殖规模,但是也不能满足每天都有猪肉卖。
所以项红他们把门面以50块钱一个月租了一间出去。一年600块,杀猪匠就每天去养猪场进一头猪,基本上都能卖掉,现在项国强他们店里面也跟这边定每天要用的猪肉。
基本上不用再去其他地方买菜进货,节省了不少时间。
小姨赵清把水果店也搬了过来,之前的门店是低价租给她应急的,也不好占便宜,毕竟那边的门面还有项红大姑小姑的股份。
等那个门面空出来,就有人来租,是一个大姐叫张红霞,开理发店,都是市场空白的生意,同样的50块钱一个月。
春天万物复苏,祖国也迎来了发展的春天。
之前有一首歌里唱到,一九九二年又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天地间荡起滚滚春潮,征途上扬起浩浩风帆,春风啊吹绿了东方神州,春雨啊滋润了华夏故园……
时间过得很快,公路局完工要撤走了,连接临县的公路已经通车了,他们离开之前做了一个通车仪式。
在惠民餐馆摆了三桌,请了周边的一些镇子上的干部来见证这一个伟大的事件,这条公路的开通,连接了四五个镇,连接了临县的交通,以前临县要过来除了走路,走路也是七八个小时,绕公路坐车也要七八个小时。
所以隔壁县比项红他们县更穷。
现在两县之间只需要转两趟车。3个小时就能到达,三岔路的建筑公司走后,他们办公居住的坝子改成了一个停车场,由公路局驻守,三岔路到临县之间开通了一趟公交车,中途都可以上下车载人,终点站就在沙县和临县的交接镇子上。
三岔路越来越繁华,已经赶超砂河集市,暂时成为三岔路往临县几个镇的交易中心,后面各个镇也会慢慢发展,围绕着这条公路,慢慢建立自己的集市。
这条公路上真的是造福了县里的所有人,拉近了距离,围绕公路各个镇都建立了集市,镇政府都迁移到集市上,小学,中学等各种配套设施都迁移到集市附近。
方便了人们的生活和孩子的教育。
二姨赵蓉在2月份让小舅赵千开着三轮车去把十只小猪仔拖了回来,在村里喊了个四十多岁的大妈每每天来两顿猪和每天清理一次猪圈,其他事情不需要她负责,给开了80块钱一个月的工资,中午包一顿午饭,大妈很开心,还有其他熟人也想来,选了一个干活老实勤快的人。
家里的奶奶和外婆今年这么多猪肯定是不能全让他们负责了,他们就是来帮忙,重要的事情还是请的大妈来做,现在家里的条件好一些,子女们也希望老人能轻松一点,就收拾一下猪草和猪食,主要打扫的活就不让老人干了。
小姨赵清买了一辆自行车,每天上午下午都在鸽子街那边买衣服,衣服都是从火车站批发来的。每天也能卖出去几件,周末节假日卖的多一些。一个月也有个五六百的收入,衣服的利润都是对半开的,进价4元的衣服卖8元,有时候适当的便宜点两件15之类的,进的衣服多半都是长袖长裤比较便宜的货。
有些人卖衣服就是黑心,喊价很高,然后一直讨价还价的博弈,有时候遇到冤大头就赚很高的利润,有时候遇到会讲价的有利润也会卖掉。
这就导致服装市场很乱,再过两年他们县城才会有专卖店,九十年代下期,各大品牌除了在商场的专柜之外,还会开很多自己家的专卖店,专卖店的黄金期直到电商的兴起慢慢衰败。
项红只是想趁着服装市场很乱的这两年,自己借鉴一些好卖的服装款式,自己生产出来,在县城这个市场赚点钱就行了。
她觉得她没那么大的本事做自己的品牌,甚至把服装生意做成专卖店卖项全国,项红还想着专卖店兴起之前买两个门面房,到时候直接出租或者加盟一家品牌专卖店。
做中间商赚点差价,喝点汤就够了。
项红小学毕业的暑假,没有作业,项红就借了基本初一的英语和语文文科的书预习一下,没事的时候看看,背诵点诗词、英语单词等需要背诵的知识。
其他时间就是跟二姨赵蓉商量服装作坊这么开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