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红跟幺舅和大姑一起出门,大姑给项红准备了一张家里旧的被单,有破洞现在没有用的被单,折叠起来包冰棍正合适。
三人到了大姑的砖厂门口,大姑让他们先在她工作的办公室等她,她去了厂里的厨房,砖厂有三间房,一间老板的办公室,一间公共办公室,一间厨房加一个食堂,他们厂中午是要包一顿午餐的。
不一会大姑就拿来了一个白色的泡沫箱子。但是这个箱子这样抱着也不是那么回事,最好是能想个办法背起来。可惜昨天没有准备,于是大姑又去厨房找了几根绳子打个十字结,可以提着走。
项红跟幺舅走了四十几分钟终于到了砂河集市,砂河算是个大集市,周边几十个村子赶集都在这边。
而且靠近市区,马路修的比较早,这个集市也是一直都有,规模也是不断的变大。现在不赶集也很热闹,以前都是逢369才赶集,那时候是最热闹的时候。可是今天不赶集,项红觉得也很热闹。
大早上街道两边,很多小商小贩,有卖蔬菜水果的小摊贩,有一个卖衣服鞋子的门面,还有卖吃食的门面,还有卖小东西的。
两边的门面有两排,算是固定的门店,卖什么基本上也固定的,大多都是有店名的,街道两边是挑着担子的人,还有用一张透明塑料摊在地上,把蔬菜放在上面,方便挑选也比较好看一些。
项红拉着幺舅到处看,也让幺舅问一下价格,有些自己问,有些不好自己问的就让幺舅问,怕那些摊贩主人觉得小孩子乱问价格。毕竟小孩子很多东西也不能自己买,除了一些熟食吃食,项红自己问比较方便。
项红想多了解一下行情。知己知彼百战百胜嘛。多了解总是不会错的。
差不多到十点多项红和幺舅就去到冰糕厂,从集市上走到冰棍厂又还要花十来分钟。
冰糕厂门口有个门房,里面有人值守。还有个冰柜,做小量的批发生意,就是家里有冰箱的批发几十只回去自己吃,或者做暑期工的,自己批发几十只去售卖。至于一些长期合作的商店,都是直接到厂子的库房直接拿货。
项红他们走进去,跟里面的人说明了来意之后。了解了一下最好卖的冰棍是哪些,批发价格是多少钱一支,最低必须要批发多少支才能享受批发价。
了解到薄荷冰棍就是加了点薄荷糖精水的纯冰棍成本1毛,外面卖2毛。然后就是牛奶雪糕,批发价1毛5,外面卖3毛。还有一些其他的水果冰棍,巧克力冰棍,就是比较少见的。最少20支起享受这个价格,可以拼一起拿。
最后项红他们拿了20支薄荷冰棍,5支牛奶冰棍,先试试水。还没有摸清楚周边的情况,也不好贸然行动。
用干净的有漏洞的被单折叠几层后,把冰棍裹在里面盖好盖子。两个人就出来了,一开始两个人都不知道往那边走。从冰糕厂出来了都是一阵沉默,不知所措。
项红率先开口了“幺舅我们去周边看看有没有厂之类的吧,好像小姑的糖厂在集市往市区的方向不远处,顺便问问小姑周边的情况,你觉得呢”
幺舅说“可以,走嘛,在路上也可以叫卖一下,应该用纸壳写几个字,这样更方便看”
走出集市往市区的路上走着,马路两边现在越来越多的房子有人居住,还有很多在建的房屋。项红在路过人家有人的,有建房屋的地方,都会停下来用她的童声叫“卖冰棍,薄荷冰棍和牛奶冰糕”
幺舅也很放得开,就是变声期声音比较沙哑喊不大声。就只有让项红主力叫卖。项红这时候就想到后世的一种喇叭,把声音录进去,装上电池就反复的播放,多省事啊。
走了没有两家,到第三家修建房屋的外面,生意就来了“小妹,买冰糕,快过来”
“来了来了”幺舅赶紧走过去。把泡沫箱子放下来问“薄荷冰糕2毛一支,牛奶雪糕3毛一支,大姐要几支嘛”
这家修建的房子比较大,应该是个有钱大户。
“大概有12个人在修房子,一人一根薄荷的嘛。有三个娃儿就要三个牛奶雪糕”
“姐姐,你不吃啊,也给自己买一根薄荷的冰糕撒”
“算了算了,我做饭的比较轻松,他们男人顶起太阳晒。着不住”
“要的,12支薄荷冰糕 2块4毛钱,三支牛奶雪糕9毛钱,总共是3块3毛钱。”
“哎哟,要的嘛,你个小妹儿算账还快也,”
赚了一块6毛五。
还算不错,往下面走了没有多久,冰糕全部卖完了。这一趟除了送的一根薄荷冰糕外,赚了2块6毛5分钱。
幺舅跟项红说“看这个样子这个生意可以做”。他们走回去这个时候还能再来一趟。
再跑了一趟这次,就多拿了点薄荷冰棍,总共拿了40支薄荷冰棍,10支牛奶雪糕。卖完之后两个人找了个阴凉的地方算账,第二趟赚了5块5毛钱。两趟卖完赚了8块多。
虽然两个人都晒得汗流浃背,热的不行。但是这个收入是很不错的,要知道这个时候那些厂里的工资也就一百多。
所以干个体户在那个时候是最快富起来的职业,只是很多人看不上,有一部分人都是走投无路了才去干个体户,也是在后来有一种说法,小学同学的两个人,一个人小学毕业就去干个体户,一直做大做强开了公司,另一个人大学毕业还去考了研究生,研究生毕业了去给他打工。才发现老板是他那个小学成绩没有他好的同学。
这只是一个笑话。但是也反应了那个时代发展的一个特点。就是促进经济的发展,市场需要人去做尝试。当然了干个体户失败的也比比皆是。
项红和幺舅卖完走回集市已经12点,这时候的太阳很大了,两人都热的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