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学们,这个是刚才一位同学拿过来让我看的。”
“很有意思。”
老教授扶着眼镜,身体颤颤巍巍的挪动着,手里的激光笔指向了那张图片,随后放大了。
“你们看啊,这东西是什么,上次咱们可是学过的。”
“虽然是选修课,虽然你们也不都是考古系的学生,但你们也思考一下,这东西,我讲过一次的。”
立马有人说道:“老师,是囊匣锦盒!”
“对咯。”老教授很欣慰,“虽然不知道同学们是从哪里找到这个照片的,但从现在的情况来看,这个囊匣锦盒的外观,纹路,像是明代时期的。”
“如果只是一般的明代时期的东西,也就罢了,但关键是,上面绘制的图案,是什么,大家看出来了吗?”
“我放大一点,是不是有龟,是不是有蛇?”
“是什么?对,是玄武!”
老教授滔滔不绝,讲了将近半个小时候,口干舌燥,喝了一口茶,这才悠悠说道:“这是明代时候,藩王的东西,价值不菲。”
此时一个女学生举手站起来:“老师,这个东西是一个节目上出现的,从地摊上买的。”
老教授傻眼了,严肃的看着那个女同学:“孩子,你没骗我?”
“老师,是真的,我上午那会儿课间休息看节目,里面有个艺人从地摊上淘的,花了二十块呢。”
老教授皱起眉头:“同学,你把手机打开,能找到视频不?我看看……”
十分钟之后,老教授眼睛里都是亮堂的光芒。
“就是这个人,天才啊,这都能看出来,这根以前老手在潘家园砍价有什么区别?”
“这个年轻人了不得。”
老教授赞叹着,一旁的大学生们一个个也探着脑袋,连连惊呼。
“老师,我们现在转专业还来得及吗?”
清北大学是乾国考古学最专业的地方之一,即便如此,每一年招生办都招不到几个人。
但今天不一样,招生办的老师就这么干坐着,处理自己平时的一些文件。
往年这时候,他都是三五个小时才能接到一个电话。
但今年,平均十分钟一个。
这可是考古系啊!
人们口中公认的和尚专业啊!
“喂,考古是吧,还可以,只要过线就行。”
挂下电话,他擦了擦额头的汗,文件是一个没有处理,但登记表上,已经有了将近十几条记录了。
这,还仅仅是咨询的情况。
与此同时,整个乾国,各地高校,本来门可罗雀的考古系办公室,现在都忙成了一锅粥。
不少老师都懵了。
啥情况?什么时候,乾国多了这么多有志青年?
分一个比一个高,还非要报考这种偏门专业,他们难道就不担心以后的就业吗?
电话声此起彼伏,咨询的人挤爆了脑袋。
甚至,他们还听说了一件事,不少其他院系的学生,现在闹着要转专业……
嘶……
他见过从考古系转出去的,哪里见过从其他专业转过来的?
这还见到回头客了?
山城大学,一个老师打开了报考系统,当即就跳了起来。
“啊……”
“我是见鬼了吗?”
“不可能,绝对不可能!”
“五十个人啊,咱们学校的考古系,今年报了五十个!”
她惊喜的跳着,朝着学院办公室就冲了过去。
“快来快来,快来看,今天太阳从西边出来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