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中乔皱着眉,不解。
“他才长大点了,你就不爱抱他了,对他也没有父子间那种亲昵的感觉,跟我很不一样。”
赵中乔解释,“当然跟你不一样啊,我是他爹。”
“但是在他很小的时候,你明明又当爹又当妈,对他也很温柔啊。”
赵中乔沉默了很久。
夜里,赵中乔拿出一个扳指、一个玉如意还有一封信递给江小凤。
江小凤不知道家里原来还有这东西,看着十分珍贵,问道:“这是什么?”
“这是我妈妈留给我的。”
信的内容:不怨不悔,望吾儿一生顺遂幸福,可得一人心,白首不相离。
赵中乔把他父母的故事告诉了江小凤,一个没落的贵族女子和一个海外留洋回来的知识青年在出生时便有了婚约,明明中间夹着一个红颜知己,最后两人在一起了,还生下赵中乔。
而父亲在自己之前,早就跟红颜知己有了个儿子。
赵中乔始终不能接受自己在上一代三个人的爱恨情仇里充当着的角色。
母亲去世的时候,他才出生不久,明明所有人都可以骗他是父亲后娶的红颜知己的孩子,但是所有人都告诉他真相。
他,只是旧时代包办婚姻留下的产物,他还可笑地跟那个爱情结晶用相似的名字。
父亲不爱母亲,却疼爱他这个聪明有天份的孩子;
父亲爱那个女人,却不喜那个人生的儿子。
多讽刺。
赵中乔淡淡道:“我很反感我的父亲。”
江小凤懵,这和儿子有什么关系?
“咱儿子长得很像他。”
江小凤愣了,她倒是没想到,不过儿子确实不像他两,只有眼睛像赵中乔。
但是她不高兴了,“那以后就捂着儿子的脸好啦,只让你看到他的眼睛。”
赵中乔被逗乐了,捏着江小凤气呼呼的脸蛋:“我很喜欢他,他是你我的儿子,我怎么可能会不在意他?”
“不温柔只是因为我觉得,父子之间的关系不应该是用这个词来形容的,他已经有意识了,我不能让他觉得,我应该像你一样去对他。”
江小凤看着他不说话。
赵中乔继续说道:“男人如山,我作为父亲应该教会他坚毅刚强,而你是母亲,你对他温柔就好了,这样儿子以后也会记着你的好,好好孝顺你。”
江小凤闻言白了他一眼,“你儿子敢不孝顺你,我就打断他的腿。”
“你的温柔呢?”
“不给他了,我的温柔就给我丈夫好了,谁让他长得不讨喜。”
赵中乔笑得无法停下来了,抱着他的小太阳说:“就是,我只对你温柔就好了,赵祈安一个大男人,要什么温柔。”
后来,两人的养娃模式变成了“他哭任他哭,抱他算我输”。
小祈安哭了几次之后发现没有用,也不爱哭了。
小豆丁啥也不会,就知道跟着爸妈屁股后面跑。
村里人经常可以看到,赵中乔陪着江小凤在村里散步,赵祈安在后面远远跟着。
何小莲没少嫌弃女儿女婿的缺德做法,但是每次她骂女儿和女婿,小外孙就冲过来维护父母。
看着小外孙啥也不懂但是十分坚定的样子,她也教训不下去,也许有的孩子,就是犟得缺心眼。
50年代末期,举国炼钢,赵中乔作为清水村里知识分子,也被要求踊跃参加。
只是他的身体已经很不好了,每次受冷受累,都会痛得不行,江小凤十分心疼。但是赵中乔是村里炼钢的希望,有他在,村里人才有知识技术指导。
又过了两年,赵中乔实在受不住了,倒在了炼铁厂。
苦苦撑了两个多月,他早已瘦骨嶙峋,在一次高热后醒过来。
赵中乔笑着对她说:“阿凤,对不起了,我撑不住了,我想我的妈妈了,我要去找她了。”
他不在了,江小凤仿佛失去了所有的希望,每天都坐在他常坐的书桌旁发呆,眼睛盯着桌上那一沓他用过的稿纸。
整个人肉眼可见的颓丧,原本被赵中乔养得很精细的皮肤和头发全都粗糙了。
赵祈安十分痛心,但是他不知道该怎么安慰母亲,他只能默默地守护着她。
后来村里有征兵名额了,江小凤问赵祈安为什么不去。
看着儿子那双像极了他的眼睛,一样充满着光和希望,江小凤释怀了,笑着说:“去吧,你爸爸也希望你去的。”
只是江小凤舍不得离开这里,离开属于他们的家。
即使后来村里多次提出帮忙改建,即使后来赵祈安想要带着她一起随军,她都不乐意,这里才是她和赵中乔的家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