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家的时候,小满还没起来,江小凤已经做好早饭在烧水准备杀鸡了。
孟路看了眼手表,已经七点多了,这个点小满应该是起来了的,只是没有叫人而已。
“我去抱小满出来。”孟路等身上暖和了就准备去叫小满起来吃早饭了,谁家小孩睡那么晚。
“你让她再睡会呗,待会我俩杀鸡,祈安还得去拿鱼。”江小凤倒觉得小满现在没出来还挺好的。
“不行,她平时这个点都吃过早饭了。”
江小凤无奈,叫起来也行,就怕小满无聊,而且她们也没空看着啊。不过确实得按点吃早饭。
“妈妈。”小满听到熟悉的脚步声就开始叫唤。
孟路没有说错,小满已经醒了的,就是不想给家里添乱。
睁眼醒过来,发现爸爸妈妈就不在床上了,妈妈也没过来抱自己,说明妈妈不在家。奶奶没来,说明奶奶也在忙,她自己可以乖乖的。
“饿不饿?”孟路一边帮小满穿衣服一边问。
天冷后小满的头发就被她给剪了,扎不起来,但是现在的妹妹头也很可爱啊。
“有点饿了。”
孟路习惯不把小满当小孩,再说过了年她虚岁都五岁了,可以有效沟通了,“那待会爸爸妈妈还有奶奶都要忙,你自己吃饭饭可以吗?”
“可以!”小满乖巧的点头。
“真棒!”孟路亲了小满白嫩的小脸一口,然后想到昨晚那个花猫脸的小满,无力吐槽,“你啊,都自己吃饭半年了,今晚吃好吃的能不能别吃一脸了呀。”
“妈妈,我已经在努力不吃一脸了,可是勺子太大了,吃一勺就会糊一脸。”小满也很纠结啊,每次弄脏后妈妈给她擦脸的毛巾都好烫啊。
“可是你那个勺子已经是妈妈能找到最小的了,不然等去海岛,妈妈教你用筷子好不好。”
“好。”小满依旧乖巧的应着。
现在小满只需要大人抱下床,自己会走出来,孟路之前在床边放了小凳子,让小满踩着下来,但是差点摔了,也就不勉强了。
独立是好事,但是无谓的受伤就没必要了。
江小凤带的小满洗漱,孟路在吃早饭,等她吃好还得和江小凤一起杀鸡拔毛。
今天得杀两只鸡,今晚吃一只,年初一开门拜神还得有一只整鸡,今天拜神只需要一只鸡,另外一只先放橱柜里摆着。
新拿回来的猪肉也是需要煮熟拿去拜神的,孟路在铁锅里放了大半锅水让小火烧着,待会杀好鸡就可以直接煮了。
煮鸡血鸡杂的时候,把猪肉也一起放进去煮,熟了就装盆去祠堂拜神。
鞭炮早几天江小凤就买好了,拜一次神需要烧一次鞭炮,过年这几天,噼里啪啦的鞭炮声能响一天。
拜完神,就可以贴对联了。对联是去镇上买来红纸,裁好后让学校里的老师写的。不过写对联的老师得是清水村本地的老师,孟路她们是不会碰这个的。
贴对联的浆糊就直接用木薯粉熬制就可以了,到时候倒入脸盆里,然后拿个新的刷锅的刷子糊上去,再一贴,就可以把对联贴牢了。
村里是下午1点捞鱼,江小凤说赵祈安应该也要下水帮忙的。他没有在村里捞过鱼,但是他在海岛都那么多年了,这种小事肯定不在话下的。
而且今天全家人都要好好洗个澡,从头到脚搓洗一顿,也是寓意着洗掉晦气,迎接新岁的意思。
年三十的重头戏自然是年夜饭,所以年三十的午饭会比较随意,煮个面应付一下,因为上午实在是忙的,没有功夫做好吃的,而且下午就该开始准备年夜饭了。
等鸡和猪肉煮熟捞起来准备去拜神的时候,要先在家里拜一趟再去祠堂拜。
以前都是孟路去点的引子,这回终于不用她来了。其实她点火的时候也是怕得要命,但是没办法,总不能让江小凤去点吧,更别说看到炮仗就开始捂耳朵的小满了。
家里拜完后,放过鞭炮,再去祠堂。
今天祠堂特别多人,尽管不算晚,但是祠堂早已经烟熏火燎了,孟路的眼睛被香的烟刺激得哗哗掉泪,小满也是一直在揉眼睛,所以他们家靠着赵祈安速战速决。
拜完神锅里熬着的浆糊也好了,孟路倒入盆里晾凉,开始准备熬汤了。
今天熬排骨山药汤,先把排骨洗净冷水下锅加姜葱酒焯水洗净后,再倒入砂锅里煮。
山药的处理比较麻烦,有些人给山药刨皮的时候手会痒,例如孟路。所以这活得让江小凤来,刨皮洗净切块放入砂锅跟排骨一起煮,开了后转小火炖就好。
贴对联不仅仅是门框要贴,门板上要贴门神,家里很多地方都需要贴的。
例如柴房会贴个简单的红红火火;鸡窝会贴六畜兴旺;灶边也要贴个福气满满等等寓意好的四字词语或者成语。
所以在孟路做好简单午饭的时候,赵祈安都还没贴完。
不过也有个原因,因为这是赵祈安第一次在家里过年,所以江小凤裁了特别多小红对联让人写寓意好的祝福语。
但偏偏这些祝福语还不能乱贴,总不能在衣柜门贴个六畜兴旺吧。
所以贴对联也不是简单的工作。
等吃过面条,赵祈安还继续贴了快一个小时才算真正贴好,洗净手还没喝上杯热茶呢,就被叫去村里池塘捞鱼了。
“我听说人家北方还要剪窗花贴窗花呢,还好我们没有这个习俗,不然祈安还得贴大半个钟头。”江小凤站在院子看着家里红红火火喜庆的样子,乐呵呵的说着。
院子里江小凤最宝贝的那棵枣树上也挂着几个小红封点缀着,风一吹红封跟着摆动,看着也十分讨喜。
“要是明年过年你不回来,那我要自己倒腾这些就太辛苦了。”江小凤跟在厨房忙着的孟路说道。
“您也可以去海岛嘛,过个不一样的年也挺有意思的不是吗?”孟路坐在大锅前在烧家里人洗澡水。
“嗯,我肯定要和你们一起过年的,你们不回来我就过去。我听祈安说了,我们这里去琼岛还算很方便的,人家那些北方的,还要坐上好几天火车呢。”
孟路没来家里之前,江小凤过了近十年孤零零的一个人的春节,她实在是孤独怕了。
平日里还好,可以跟邻居唠唠嗑,农闲跟许婶子她们去祠堂打打牌,消磨消磨,时间就过去了。但是大过年,别人家都是团团圆圆,自己一个寡妇怎么好凑上去呢。
村里很多人都说,江小凤对孟路很好,一点婆婆架子都不摆。但又有谁知道,江小凤不仅仅是喜欢孟路,她甚至是很依赖孟路的。
这个省会来的、读过高中的小姑娘,不嫌弃她寡居身份,嫁给了她的傻儿子,还给她生了个聪明伶俐的大孙女,陪在自己身边五年多快六年了,也该知足了。
江小凤也知道,孟路是自己儿媳妇,终究是要儿子陪着她才更合适的。随军这件事,不仅仅是孟路爸妈有跟赵祈安提过,就连她自己也催了好几次的。
“嗯,我们一家一起过年。”孟路没有江小凤想那么多,她观念还是很传统的,一家人就该高高兴兴在一起欢乐过大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