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收之后,基本就冷下来了,田里不再种水稻,改种菜,等明年三四月再种回水稻。
江小凤和孟路在田里种了好几排萝卜,芹菜,大白菜,芥兰这些耐放的蔬菜后,再旁边的小地里种上葱姜蒜和香菜。
其他人家也基本上都是种这些。
现在没有忙农活,村民们时不时上山里捉野味或者下河里捞鱼,村里鱼塘还没到捞鱼的时候,但是河里的鱼没人管。
水库放水的时候,偶尔还会带出几条大鱼,但是经过大勇的事后,村长是严禁村民在上游放水的时候下河的。
清水村的学校现在全天上课,家里没有什么农活干,也为了让孩子收心,下午改到5点后才下课了,现在每天都要上七节课。
事实上如果家里头不忙,还有不少不识字的老人或者大人会去到一年级跟着认字。
穗城有句话叫“秋风起,食腊味”。
只不过粤省的深秋,天气都不怎么好,潮湿甚至大雨。对腊肉的晾晒会造成一定的困难,所以一般都会选择在立冬前后才做腊肉腊肠,因为这段时间虽然天气冷,但是日光很充足。
这个风俗孟路在结婚之后,也开始执行了,毕竟家里条件也不差。清水村倒不会人人都做这些,毕竟现在还不是都能吃得饱饭的时候。
孟路上完课后就去镇上订猪肉,猪肉档的老板也认识她,自从孟路住在江小凤家后,她实现做饭自由之后,会经常去他那里买肉。
不过这个点猪肉档早就收了,孟路是去的他们家。
孟路要做腊味这件事,猪肉档老板夫妇也是知道的。
老板娘第一次见孟路拿那么多肉的时候,还好奇要做什么。孟路就告诉她自己要做腊肉和腊肠。老板就让她下次要做腊味的时候直接提前预订,如果来市场他们已经收档了,就去他们家里,他们家离菜市场不远。
猪肉档的老板自然不缺猪肉,他们也跟着孟路学着做腊味。而且腊肉耐放,年初二媳妇回娘家的时候,还可以带上几块。除此之外,他们也可以私下卖,不过这个就不多赘述了。
“孟老师,要开始做腊味了吗?”猪肉档的老板别人叫他猪肉荣,长得也很喜庆,人胖胖的,笑起来眼睛都眯成一条缝了。他这会刚好坐院里晒太阳呢,一看到孟路朝自己家走来,就跟孟路打招呼。
“是的,这次订的会比较多,花腩肉和后腿肉都各拿8斤,然后小肠您也帮我留多点哈。”现在猪肉才8毛钱一斤,孟路这所有加起来花了13块5毛钱。
“哟,这次怎么买那么多,要寄回娘家吗?”猪肉荣听了也惊了,这定的不少啊。
“差不多,您记得帮我准备啊。”
孟路跟猪肉荣打过招呼后就去市场买做腊味要准备的配料。
在供销社买了白糖,但是这次没买到合适的高度白酒。
一般做腊味的白酒都要到50度左右,但是供销社这次的白酒度数都不高。
孟路背着白糖就往供销社外一里地的小巷里走,在路上从背来的竹筐里拿出蓝色碎花布头包着头,拐进小巷里想看看有没有能像之前那么好运,遇到那户人家在卖高度白酒。
这个地方孟路第一次来的时候,是猪肉档老板娘金玉米带她去的,也是买不到高度白酒才来的。
尽管已经过去了那么多年,但是这里还是蛮危险的,大伙都会比较小心,但凡遇到一个不是熟面孔的人在单走,这里的人都会装作自己仅仅是路过,但是孟路来这里也不少次了,都是熟面孔了,也就不躲着。
孟路没有发现有人在卖高度白酒,今天遇到的基本都是在卖鸡蛋和自己家种的菜,还有几个妇女看孟路的手白净细嫩也不像会干活的,凑过来问她需不需要帮做衣服,她们接单。
孟路又去到猪肉荣家里,敲了敲门,是老板娘金玉米给孟路开的门。
“孟老师?我听我家的说你已经定了肉了啊,怎么又回来了?”金玉米开了院门让孟路进来,还给她倒了杯白水。
“我这次没买到高度的白酒,供销社没有,那里我去也没看到有。想来问问老板娘有没有别的办法。”
孟路确实渴了,没有客气,“咚咚”喝了半杯水。
金玉米知道情况后,摆了摆手,“行,嫂子帮你解决,明天来拿肉的时候,顺便拿酒给你。”
“谢谢老板娘,帮我拿一斤白酒。”孟路给了2块钱金玉米,酒钱不用两块钱,但是这不辛苦人家老板娘跑一趟嘛。
最后金玉米就收了一块五的酒钱,这次孟路做的腊味比较多,酒也得买多点。
金玉米还提醒孟路,第二天要带的东西加起来都快二十斤重了,背不动记得带人来。
孟路谢过老板娘,跟她寒暄了几句就回家了,天也不早了,现在天暗得早,怕再晚点得摸黑回去了。
金玉米很喜欢孟路,孟路看着白净斯文,却是个爽快的人。
做腊味的法子是孟路教他们家的,孟路没有私藏直接告知他们怎么做的时候,他们也很惊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