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这天没有什么特别的,因为这个台风的原因,村里人过节的兴致都不高。孟路家里也没有打算杀鸡买肉啥的,倒是江小凤的大侄江建平拿来了条大鲫鱼。
“上头水库都在防水泄洪,捉了不少鱼。这鲫鱼大,拿来孝敬阿姑。”江建平提着近两斤的鲫鱼过来,江小凤正在跟孟路商量赵祈安寄回来的海鱼要怎么做。
“建平,拿着这块海鱼回去,这是你表弟寄回来的。”江小凤用红色塑料袋装了两大块海鱼干进去递给了江建平。
“哟,祈安还知道要寄海鱼回来啊?”
不是江建平特意笑话赵祈安,确实是赵祈安以前不会去安排这些,他听他小姑说了,赵祈安每年都有寄钱寄票,但是别的都没寄过。可是钱和票在村里也不怎么管用啊。平时也没怎么见过小姑家里有什么海味,偶尔有还是表弟妹娘家寄过来的。
“哈哈哈,回来一趟确实是不一样了。”
“这好啊,以后阿姑也不缺肉吃了。”江建平也替他小姑高兴的,赵祈安这个表弟,厉害是厉害,但是为人处世方面还是欠缺的,不过也不能怪他,他太早就出去打拼了。
“害!谁稀罕他那些又老又硬的海鱼啊。”江小凤听出来自己这个大侄有在埋怨自己儿子的意思,家里又不缺她吃的,少吃那些什么劳什子海味又怎么了。
孟路在一边听了,心里也清楚,赵祈安啊,只能给江小凤这个妈说,别人说赵祈安不好,江小凤肯定就不乐意了。
不过确实这些年,赵祈安从来没有寄回过除了钱和票以外的东西,这点在回信的时候,她得提一下。怎么说他们都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夫妻两口子。表哥会当着面暗示,但是其他人还指不定背里怎么说呢。
江建平拎来的鱼肉,孟路打算红烧了,江小凤也没意见。
孟路以前做知青住家里的时候,就爱做饭,而且孟路娘家在穗城,省会大城市,养出来的闺女就是见多识广,很多菜她自己做得勉强入口,但是孟路仅仅是控制火候,加点调料就能做的很好吃,还原汁原味的。
江小凤吃过午饭歇了会觉就去田里看水了,如果田里的水大了,她还得把田埂的入水口堵住了。
孟路则带着小满去后院种红薯,原本后院种的是菜心、空心菜、茄子和一排玉米,台风来的时候,大部分都冲走了。只剩下空心菜,前几天摘掉发黄的旧梗,重新洗干净泥垢和叶子后,淋了次肥就长得很好了,很快就可以摘来吃了。
虽说现在才中秋,天还很热,但是还是得为过冬屯点耐放的果蔬,红薯是每年孟路都要翻新种的,粤省不仅爱吃红薯,就连红薯叶都爱吃,做法跟空心菜一样,洗干净去掉红薯叶杆上的皮,热油加蒜末,一炒,又是一味地道的家常菜。
这次的红薯藤是山里芒果树下移栽过来的,清水村气候湿润,红薯藤一般都是直接打平栽种,这样栽种红薯一般结薯比较多,而且薯块比较均匀,也不需要特殊打理。
还没等孟路把两排红薯种完,江小凤就回来,还用芋头叶包着两个大香芋和几株辣椒苗回来。
“这个芋头不能吃了,小满她姨奶奶给我的,这种带芽随便种都能种活。”江小凤拿来了镰刀,给芋头切块。
孟路震惊:“芋头这个季节能种活?”
“可以的,你去灶里铲点灰出来。”江小凤利索的把芋头切成块,然后拿起锄头挖了几个比较深的坑,顺便翻了一排新的地种上辣椒。
孟路把草木灰倒入坑里,再放上长芽的芋头块,填上土,看到江小凤在一勺一勺地给有点蔫了的辣椒浇水,好笑道:“咱都不吃辣,您怎么想着种辣椒了?”
“试试嘛,反正好养活。”江小凤也笑着说,她们确实不吃辣,也不止她们,粤省基本都不吃辣。
“前些日子,在她姨姥姥家住那会,吃的辣椒酱还挺不错,不怎么辣,还甜甜咸咸的。”江小凤说着还咽了下口水,想来确实很怀念那辣椒酱的味道。
“好喔,等辣椒可以摘了,我去找大姨取经给您做辣椒酱吃。”
江小凤和孟路一边各自忙活,一边唠嗑,小满则在一边乖乖坐着,很快就把活都干完了。孟路进厨房烧了热水,让江小凤带小满洗澡,自己则去准备晚饭。
虽说今年中秋之前闹了灾,但是该有的仪式感还是得有的。
月亮出来的时候,江小凤搬了张拜神的小桌子出来,端着三个分别装着月饼、柚子和菱角的碟子出来拜月亮,还有三个小茶杯装着两杯茶和一杯白酒。
菱角是村里池塘挖的,每家每户都有送到。
江小凤对着月亮,双手合十,嘴里念念叨叨,说着保佑家人身体健康,赵祈安在外平平安安,顺顺利利。
这种话,孟路一般不说,不是说她不信神佛,而是一般这种祈福的话,都是由家中女性长辈来说的。主要是,也不用学,从小就会,比如在全家叩拜的时候,江小凤就会握着小满的手,教小满说:“要保佑全家人身体健康,平安顺利。”
粤省的每个小孩都这样长大的。
一家人坐在院里赏月,都不需要点蜡烛,庭院就很清亮了。小满在认真的吃柚子,柚子皮是整个剥下来的,放在窗口还可以驱蚊。不仅如此,柚子皮还可以做柚子糖,晒干了可以做柚子茶,总之柚子一身是宝。
江小凤进屋里拿了油灯和纸笔出来,放在桌上,跟孟路说:“趁现在有空,给你爸妈和赵祈安写写信?”
“好呀,您写还是我写?”
江小凤上过扫盲班,认识不少字的,写封家书对她来说还是不难的。
“当然你写呀,我写的字丑。”
“祈安怎么敢说您写的字不好看?”孟路打趣江小凤,“谁不知道赵祈安孝顺啊,对您言听计从。”
“唉,要是真对我言听计从早就把你和小满接过去了。”江小凤也不矫情,认真低着头一笔一划的开始写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