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当白江波提出诺奖后,方晨反而感觉前面的《自然》《科学》似乎变得合理许多。
这就是折中的艺术。
“我会告知韦老师他们的,至于他们会不会采纳,我不敢保证。”方晨无奈地耸耸肩。
在《自然》或《科学》上,发表一篇学术论文是什么概念?
那绝对是学术大牛的存在!
现在韦长星只是硕士生导师,职级也只到副教授一级。
如果他能在《自然》或《科学》上发一篇一作的论文,用不了多少时间,他就会被提拔到正教授级别,然后成为博士生导师。
同时,京海大学也会因为这个原因得到更多的关注和经费。
毕竟能发顶刊的高校,在国内都是超顶流的存在,几乎没有例外。
“那请你务必把这件事传达到位,你告诉韦老师,我相信他的能力和技术。”白江波继续帮韦长星打气。
他第一次看到韦长星的时候,就感觉这人不一般,有一种科研人员的执着。
在实验室里几天几夜不回去,能做到这件事的人一般都不会太差。
“好,我一定会的。”
正说着,二人已经来到会议室前,方晨替白江波推开门,带着他走了进去。
会议室中已经有不少人,每一个看起来都不怎么年轻,像白江波和方晨这种四十岁出头的,都算得上比较年轻的那一批。
桌子上放着每个人的名牌,白江波和方晨的位置是挨着的,在比较靠前的位置。
看样子那几千万没白花。
在场的都是些校方领导以及各个二级学院的院长。
白江波一眼就瞧见不远处的卢老,他的位置紧挨着校长,单论说法分量应该比方晨还高。
又等了十分钟左右,人陆陆续续地到齐,讨论的声音暂时安静下来。
校长清了清嗓子,开始进行日常宣讲。
他总结了过去一年京海大学取得的成绩,对各个二级学院的情况进行简单的点评。
此后,各个二级学院的院长进行补充说明,这也是比较重要的部分。
这关系着各学院接下来一年的经费是否充足,有没有特殊的政策以及调整。
大多数院长都是尽力美化成绩,也有人实活实说,比如卢老。
当然,美化的部分并不会有太多作用,这些都是有数据的。
经过报告后,校长开始有针对性地提出要求,并且给出一定的建议。
其中,最引人瞩目的是物理学院和通讯学院,校长给予这两个学院最大的帮助。
因为校长也知道,这两个学院手里有项目。如果这些项目成了,京海大学或许会飞黄腾达。
其他院长心里多多少少有些不平衡,但他们没多少拿得出手的成绩,也只能红着眼看看。
总结完这些,会议即将进入最重要的部分。
校长也坐回座位,接下来由校委书记主持,毕竟书记才是真正的一把手。
“我校将在未来几年迎来历史性的转折,希望大家集思广益,提出一些建设性的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