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明海瞪了周春生一眼,没有说话。
“爹啊,咋样,你答应他了没?”
“爸爸要做生意的,哪有那功夫管这些闲事!”:周夏芷打圆场道
“哎,大哥,我想做一个专访,上哪里能找到苏锡文苏先生?”:周冬凛想到了自己的任务,也知道周春生不问出个结果不会罢休,为了转移刚才那个尴尬的话题,周冬凛将周春生的注意力转回了苏锡文这里。
“你说苏先生啊,他现在一直都在东昌路张家花园后的王银全宅院里,听说以后上海大道市政府办公地以后就放在那?”
“浦东?看来日本人并不怎么重视这个大道市政府啊,连傀儡都算不上,不会是这帮汉奸自己拉大旗扯虎皮打着日本人的幌子在过家家吧!”:周冬凛心想着然后说道:“好,谢谢大哥!”
话题扯到了苏锡文身上,周春生的话匣子也也打开了,一边掰手指头一边想的说道:“听苏先生说,以后上海市大道政府就负责上海浦东、南市、沪西、闸北、真如、市中心、吴淞、北桥、嘉定、宝山、奉献、南汇、川沙、崇明十四区,下面一共要设四局三处一科,四个局是警察、财政、交通和社会,三个处是秘书、肃检和联合办事处再加一个教育科!”
“哟,大哥厉害啊,这都能记下来!”:周冬凛调侃道
“这算什么,你不混官场是不会懂得,老百姓的事可以不用记,但是这些条条框框的东西必须要牢记心中,这才叫专业!”:周春生端起酒杯一口喝光,右脚又想踩在椅子上,可是穿的是西裤有点紧,腿抬了半天没抬上来,最后只好作罢。
“那大哥,我去找苏先生的话提你名字行吗?能见到吗?”
“那必须的,提我名字指定好使”:周春生楞了一下又拍起了胸脯应和道,看样子他并没有十足的把握
1937年10月27日,周三
周冬凛八点不到就赶到了申报馆,见到俞主编后向俞主编讲了自己的想法,俞主编当场就同意了周冬凛的采访计划并且让周冬凛去器材室领了一台带闪光灯的照相机。一切都准备完毕后周冬凛骑上了自行车赶往了东门路轮渡站。
路上周冬凛发现身后有辆自行车一直在远远的跟着,周冬凛也不在意只顾自己骑着,到了轮渡站后周冬凛买完票就推着自行车上了渡轮。
1910年之前,上海浦东到浦西之间的航运都是靠小舢板,1910年后浦东塘工善后局开办了机动船渡江业务,1927年以后上海特别市成立,浦东塘工善后局所办的轮渡转由市政当局接办。
这条东东线,是从浦西的东门路到浦东的东昌路,1933年2月23日开通,是上海官办市属轮渡最早的对江渡,没有这条对江渡之前,最近的航线是从外滩的铜人码头到浦东的东沟码头,从东沟码头骑车到东昌路最少要一个小时,如果要赶时间不选官营的火渡轮就只能搭乘相对危险的小舢板。
周冬凛上了渡轮没过几分钟,那个跟踪的也推着自行车上了船,站到了渡轮的另一侧。
9点整,渡轮离开东门路轮渡站,开了差不多15分钟后停靠在了对面的东昌路轮渡站。
周冬凛推着自行车离开了轮渡站,顺着东昌路骑了五分钟便到了张家花园,此时的张家花园门口还没有悬挂任何标志,不过门口倒是像模像样的弄了两个穿着保安制服的人站岗。
周冬凛推着自行车向大门走去。
“站住,干什么的?”:其中一个门岗问道
“你好,我是《申报》的记者周冬凛,我是来给苏市长来做专访的!”
“预约了吗?”
“没有,您方便通传一下吗!”:周冬凛掏出了兜里的香烟,递了一支过去
门岗推掉香烟没有接,走回了岗亭,拨起了电话。
“喂,苏市长,门口有一个《申报》的记者,说是要给您做专访”
周冬凛刚想上去让门岗提周春生的名字,门岗转身对他说道:
“你进去吧!”
“看来还是记者的身份好使的多”:周冬凛心想着朝门岗点了下头,然后骑上了自行车向里面驶去,用余光瞟了一下并没有发现跟踪者的身影,不知道藏什么地方去了。
到了后面的宅院,远远的就看到一个穿着西装打着领结的男人站在了大门口。从外观看这是一套传统的中式庭院,围墙外还可以看到院里的一座假山,里面的建筑都是传统的木质结构。
“把政府安在这样的地方还真是不伦不类”:周冬凛心想道
“您好,我是苏锡文,您是《申报》的记者吧”:门前的男人迎了上来率先开口。此人大概50岁不到,剃的板寸,中等身材,圆脸大耳,说话的时候眼睛一直在滴溜溜的转,一看就是个投机分子。
“您好,苏市长,我是《申报》的记者周冬凛,冒昧上门还请勿怪,我想给您做一个专访,你看方便吗?”
“方便,方便,请进,周先生”
周冬凛跟着苏锡文进了宅院,顺着连廊绕过了池塘和假山后来到了客厅。
“苏市长,请问您为什么要把新政府命名为大道政府?”:两人一坐下周冬凛便拿出笔记本开始发问
“自古以来,中华民族都是爱好和平的,如果没有大道来维系,那就不会有真正的和平,这是世间的真理。”:苏锡文说完后喝了口茶润了润嗓子后接着说道:“现在日本皇军正在替我们中华民族清除军阀和国共两党,我认为如果想要享受真正的和平幸福,那就必须要联合四万万的同胞,大家一起协助日本皇军。所以我组织了大道市政府,希望可以救国民于水火之中,与整个中华民族乃至整个东亚地区共同建立一个伟大的大同之域。”
“那么苏市长,新政府的施政方针又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