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州贫瘠之地,冶金技术极不发达,锄头镰刀等铁器都不多。
这支百人精锐小队,居然连像样的武器都配置不了。
只能用削尖了的竹子当竹矛,用锅盖当圆盾,做最简单的长枪阵。
至于远程手段,也只能练习投掷石灰。
由于李承乾开采力度大,暂不缺生石灰。
但生石灰也有两个大缺点。
一,太依赖风向,要是逆风作战,扔生石灰等于让己方团灭。
二,缺乏布料,想用布包住生石灰,需要大量的布,现在布不够用,只好用植物叶子代替,效果就差了许多。
说起来,李承乾用盐当工钱,那些装盐的布袋都要重复使用。
物资就是这么缺。
侯君集头疼得很。
以侯君集的带兵经历,这种连武器都凑不出的纯农民兵,侯君集连正眼都不会看一眼,他手下随便几个重甲士都能击溃上百农兵。
啥都没,练个锤子兵。
侯君集只能依托李承乾所说的练兵制度,勉强展开训练。
奇迹逐渐发生。
侯君集操练队列阵型,打熬新兵气力时,发现这批雇工转来的新兵配合意愿极强烈!
侯君集让他们干什么,他们就干什么。
尽管已经有所预料,但侯君集还是震撼莫名!
需知操练阵型非常辛苦。
阵型在战场上极为关键,有阵型和没阵型是天差地别的战力。
甚至可以说,阵型一旦被破,就等死吧。
但想要令阵型整齐划一,令行禁止,极其极其考验将领的练兵能力!
因为太难!
能够令多少军队听话,能够带多少兵,直接反映一名将领能力,以刘邦这等能指挥大兵团作战的绝世军事天才,也就仅仅只能带十万兵而已。
正因训练阵型如此重要,故而每个带兵将领都会拼命的练!往死里练!
为了达成目的,一般练兵的军官必然用动用军棍,谁要做的不好,上去就是一棍子,甚至当众二十大棍,能把人打的三天坐都坐不下来!
练到让兵卒们形成条件反射,一看到指挥旗帜就会马上行动。
这其中不知道要经历多少苦头,能把人练到麻木不仁,只能跟随命令。有的老兵宁肯舍命杀敌,也不愿意出操训练!
而打熬气力就比较简单,主要是跑步和举重,以能够拿得动武器,穿戴盔甲为主。
不消说,这都是很累人的。
但这些新兵们,他们一句都没有抱怨,还积极努力的去学习如何配合好阵型,使得练兵效率很高。
有的新兵汗如雨下,却不愿意多休息一会儿,只要气力恢复就赶紧加快秀排名。
有的新兵在训练时没能配合好,旁边人会立马提醒,
主动去训练,和被动接受,氛围实在大不一样。
侯君集有时会有一种错觉,觉得自己不是在训练一帮土蛋新兵,而是在执掌大唐最精锐的兵队一般。
甚至,便是大唐最精锐的兵队,也是靠着绝对服从命令而做到的令行禁止,阵型不乱,说到底还是被动接受命令。
侯君集在休息时,忍不住问这些新兵,这操练如此劳累,他们为什么能坚持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