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梅遵命,一个闪身出现在吏部尚书夫人后背,一个手刀将人砍晕,并接住倒下身体,找来人手,将尚书夫人抬到一旁休息。
而各国使者及众位大臣,都被如梅这敏捷的身手震惊到,但大多数都没有流露出来,只是都在心底暗暗琢磨这名女子的实力。
有的使者通过这一举动也联想的更多,比如这是否是圣人级别的高手?朱雀帝国这样的高手还有多少?又对比自己国家的实力是否有抵抗的实力等等,一堆有的没有的阴谋论开始再各使者心底反复推测、揣度。
姬如霜不知道此举留给各国使者的印象,她只是听着那女人的哭闹声烦躁的很,再有,哭有什么用?既不能找到凶手,又不能解决问题,干脆让她安静带着吧,等解决后再唤醒就是了。
而吏部尚书也终于从悲伤恍惚中清醒过来,双眼满是恨意的向皇上和太后道:“皇上,太后,我女儿在皇宫被无辜残忍杀害,希望皇上和太后能给微臣一个交代。”
吏部尚书此时也不顾及什么君臣之礼了,他只想让皇上给她个交代,或是找到凶手为女儿报仇,否则,他不介意当场与皇上同归于尽。
先不管吏部尚书有没有那个能力接近皇上,并与皇上同归于尽,就说现在他那满是仇恨的神色,就让姬如霜不喜的蹙起眉。
他也懒得搭理这人,毕竟他刚刚失去女儿也算理解他的心情,她看向雨暮问道:“现场可又发现什么有用的线索?”
雨暮从怀中掏出一块白色圆形玉佩,展示给众人看:“臣和众侍卫搜查线索时,发现了此枚玉佩,臣怀疑是凶手匆匆逃离时落下的。”
姬如霜一个挥手,就将此物隔空抓取过来,仔细查看,而白虎国太子白祁见此,端着就被的手一顿,瞳孔也微微一缩,就继续该干什么干什么。
而除了某些经历过摄政王一事的大臣知道太后会武之外,其余众人都被太后所展露的实力所震惊。
姬如霜没有注意这些,她只是低头查看这枚玉佩,玉佩为圆形,中间镂空雕刻出一个“吉”字,上下方各有一个蝴蝶结,下方蝴蝶结连着红色珠石穿成的绳穗,上方是能挂在腰间的一个绳扣,很简单的玉佩。
她似乎在哪里见过,众人压下心底的震惊和心思,将思绪放在现场,都抻脖子好奇的看着太后手里的玉佩。
而谁都没有注意到,在众使者座位的方向中,一名面容俊美年轻男子,脸色满是害怕和紧张的攥紧双拳低着头,不敢看向上方,就连他一直坐在他身边男子都没有发现他的异样。
这人不是别人正是之前被姬如霜所救的原吉,恰巧这个时候姬如霜被空间的小金提醒,也想到了这件事,但她面上不露声色的继续低头研究,心神却和小金开始分析起来。
“那小子不像是这种人,看来是有人想要挑起某些纷争了,你觉得会是谁?”姬如霜若有所思的问道。
“我怎么知道,也许是和他们的敌对势力,也有可能是想要给朱雀国找麻烦的,有可能是那个白虎国太子搞出来的也不无可能!”小金在空间了懒洋洋的回答。
“你也想到白虎国了?那这样做对他们有什么好处?他们这样做目的是什么?杀死一个不怎么重要臣子的女儿能干什么?”姬如霜问出自己想不通的地方。
“我怎么知道,查查不就清楚了吗?再有,要真是那个什么白虎国,为什么把目标放在九原国,而不是别的国家?”小金也顺着主人思路分析道。
“看来这件事不能简单了事了,我就知道这宴会,不会那么平静,总会有事发生,你瞧这不就来了吗?都一帮无事找事闲的蛋疼的人,竟给我找事。”姬如霜吐槽。
姬如霜随手将玉佩揣进袖口,实际扔进空间,对下面满是仇恨的吏部尚书道:“礼部尚书,哀家能理解你此时心情,此事线索太少,一时也不能找出凶手,不如你先和尊夫人回去处理丧失,哀家会尽快派人查出凶手,给你个交代,你看如何?”
吏部尚书岂可善罢甘休,他站起身直指太后道:“太后为何收起玉佩?是否知道玉佩的主人是谁?太后是想包庇凶手吗?或者我女儿的死就是太后你指使人做的?为什么?”
“放肆!”小皇帝气怒呵斥出声,同时一股不弱的威压自他身上然释放而出。
令一众人等都有种窒息感,稍有武功傍身的人,运转内力就可抵抗过去,没有武力的人却呼吸困难,身体一时感觉有千金重物压身般,直不起身。
众人心底骇然,这现任朱雀帝,小小年纪竟然也有如此深厚的内力吗?那这朱雀帝国的底蕴该有多深厚?
白虎国太子随有内力,单位了掩饰,没有运转内力抵抗,只是装似和平凡人一般的样子,但内心确着实震惊,他真是小看这母子两人了,传言也并非真实可信,看来要重新安排后面的计划了,或者他们都小看了朱雀帝国的底蕴,使他们想的太简单了,就算再不济也是与其他三国并列的帝国,怎可是因帝王年幼就轻易撼动的?
这些想法也只是一眨眼的功夫,吏部尚书则被皇上突然大怒而释放的威压,碾压的双膝直直跪地,双手爬扶在地,背脊苦苦支撑才勉强没有整个身体趴在地面上,但内心和满上的惊骇确实怎样也这样不住。
何止吏部尚书,就是当朝一众臣子,包括各国使者也都是呼吸困难,满脸骇然,他们都想抬头看看上首的皇帝,但因威压还在,无法直面帝王,只有稍有武力的人才免于被困,但也只是微微撇了眼就收回视线。
小皇帝见此,收敛了威势,面无表情的道:“吏部尚书,朕念在你是两代老臣的份上,又突然遭受丧女之痛,赦免你大不敬之罪,但如有下次,定斩不赦,你可听清楚了?”
“是,老臣叩谢皇上体恤,多谢皇上开恩。”吏部尚书长长的松了口气的后赶紧谢恩。
但可能之前连他自己都没有意识到,他们的小皇帝已经长大了,渐渐已有帝王之威,直到此刻才彻底明白过来,年幼的皇帝已经不是他们可以轻易忽视或左右的了。
这种想法不知他有,在场的一众朱雀臣子也都有感触,心底又都起了变化,各自有了各自的小心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