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念不同……三观不合?”
师妃暄陷入了沉思。
出身慈航静斋的她,自然很清楚,她自己门派的行事理念,究竟是什么样的。
在实现这种理念的过程中,慈航静斋不可避免的要陷入天下纷争之中。
尤其是这些年,她们慈航静斋为首的佛门相关势力,对大隋可是极为不满。
更是在暗中积蓄力量,意图助唐倒隋。
她师父因为碧秀心的任性,不得不肩负着慈航静斋的兴衰。
师妃暄了解自己师父的为人,即便她爱宋缺爱到骨子里,她也绝对不可能抛下慈航静斋不管不顾,跑去与心上人私奔。
以梵清惠的为人,根本做不出来这种事。
只此一点,师妃暄就大概知道这件事,应该不能怪宋缺……
想到这儿,她的心中更复杂了。
师妃暄感觉,自己实在不该许这个心愿,可现在后悔也晚了……
“掌柜的说的没错,他们二人的理念很不相同。”
“慈航静斋那群人,总喜欢打着为天下苍生的旗号,进行所谓的正义之举,追求的是一个天下大同。”
“而宋缺却是民族主义者,行事相对偏激。”
“他们两人若是在一块,这种理念的冲突,确实,很致命……”
石之轩的声音随之响起。
这会儿通过江云凡的讲解,他算是明白了两人之间分歧所在。
江云凡赞同地说道:“邪王所言极是,梵清惠从各族大融和的角度去看形势,她追求的是一个梦想。”
“她认为汉族不但人数上占优势,且在经济和文化的水平上也有明显的优越性,只要有足够的时间,可把入侵的外族当民族差别消失。”
“到时候,民族间的混战自然结束,由分裂步向统一,此为历史的必然性。”
“而宋缺,对汉统振兴有不同看法,他是站在一个汉人的立场去看整个局势,一切都是从汉人角度出发,视异族为猪狗。”
“在他看来,除汉以外,夷狄胡虏等辈的蛮夷之徒,不过是一群直立行走说人语的畜生,各个皆是人面兽心。”
“蛮夷者,畏威而不怀德。对待这些畜牲,就要以铁血手段镇压,人们必须严守汉夷之别,谨防蛮夷毁坏汉人文化,胡化汉人。”
众人听后,纷纷有些沉默。
在他们看来,这两种思想很难说得清谁对谁错。
梵清惠主张的民族大融合,确实很好,能让一个政权变得更加强盛。
但是宋缺所说的,也不无道理。
这个天下,毕竟是汉人为首的天下,即便是异族建立的政权,如元、突厥、辽、金、西夏、吐蕃、大理等国,哪一个不用汉人文化?
但若是对汉夷之别不重视,放纵不管,汉人也难免胡化,回归野蛮。
梵清惠讲究民族自然融合,顺应天道,天下大同。
而宋缺看不上任何异族,就算是融合也只能是以汉人为绝对主导,他天然排斥任何异族。
两人皆是不世人物,对自己的理念坚定不移,这样的分歧之下,难怪无法在一起。
江云凡又接着说道:“就这样,宋缺在和梵清惠分开以后,选择了一生与刀道相伴。”
众人闻言皆是一愣。
与刀道相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