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石击水,千层起浪。
二日后,未时一刻(下午一点多)
当朝内阁首辅,年近七十的阁老。高贞吉在自家相府庭院。
石桌上摆了一幅楚汉残局。
这位古稀老人,一手执红棋,一手执黑棋。正在自己与自己对弈。
旁边站着身穿一身朝服的工部尚书,严必昌。此人正是工部侍郎刘宣乾的顶头上司。
刘宣乾之子横死于京兆府。这位顶头上司此刻已然有些乱了阵脚。
高阁老招自己来,不会就是为了让他看自己下棋的吧。
初冬午后的暖阳,照的人极为惬意。
此刻严必昌感觉不到一丝暖意,时不时的擦拭额头的冷汗。
已经一个时辰了,阁老还沉浸在自己的棋中。一言不发,空气里弥散着死寂一般的沉默。
“啪”高贞吉左手的红卒子打掉右手了黑車。
严必昌内心一颤,缓缓开口道:“阁老”
高阁老沉声道:“刘宣乾的事,你不要参与”
严必昌不明原因追问道:“可是,阁老知道,刘宣乾毕竟是我直接的下属,他儿子被人在京兆府杀死,此刻万念俱灰,只想报仇。若是牵扯出什么端倪,我……”
高贞吉老从怀里拿出一封折子,丢给了严必昌。
严必昌打开上述记载的当天详细的事件经过,有一处文字【尔俸尔禄,民膏民脂,下民易虐,上天难欺,】用朱笔狠狠的画了一个圈。严必昌不明白其意,疑惑的眼神望向高阁老。
高贞吉缓缓开口道:“好句子,振聋发聩。圣上今早朝堂,提过此事,散朝后司礼监传了口谕,要我大庆两京十一省,上至六部,下达府县,凡为官食禄者,人人诵读。”
言罢看了看棋盘继续说道:“陛下的意思很明白,司礼监想保这个张元辰。宣了锦衣卫指挥使沈忠贤从头到尾彻查此事,并点名,要沈忠贤亲自主审!你自己揣摩揣摩其中的份量有多重”
高贞吉冷汗更多,有些事不抖落出来也就几两重,没人会搭理,可一旦上了秤,一千斤恐怕都打不住。
当下求阁老开示。
高贞吉道:“同僚多年,极为不易。可刘宣乾自己用人不善也就罢了,谁都有看走眼的时候。但有一件事,做的实在过分!”
严必昌静静等着阁老后言。
高贞吉顿了一下说道:“你可知四海赌坊背后真正的东家正是刘宣乾那死了的儿子,这种两头通吃,连自己人人都要吸干抽髓的败类,简直咎由自取。他今日可以卖了自己的外员,他日若得势,其后果你可知。即日起,你即刻与刘宣乾划清界线,只谈公务,凡事一律秉公办理!我方可设法保你。”
严必昌听完,如临大赦,感觉自己已经在鬼门关走了一圈。立刻跪下拜谢。
高贞吉打个哈欠,挥挥手,示意自己乏了。严必昌知趣告退。
……
锦衣卫指挥使沈忠贤此刻正陪同庆元帝,在皇城散步。
年过四十的庆元帝,文治武功堪称开朝三甲,独善帝王术。
沈忠贤虽是锦衣卫指挥使,终日伴君如伴虎,做了二十年帝王手里杀人的刀。使这位曾经也是意气风发的少年,只是不惑之年,就已经两鬓斑白。
庆元帝看向皇城台阶上一排排栩栩如生的白玉狮子,伸手抚了下灰尘。
“宫里积尘太多,是该好好清扫了”这句看似无关紧要,家长里短的话语,沈忠贤伴君多年,早已心领神会。
朝中贪腐严重,区区一个工部外员,就敢私自打宫里的主意,可想天下百姓要被压榨几何。
沈忠贤问道:“陛下,那张元辰是杀还是留?”
庆元帝没有给予正面的回答,又打起了哑谜:“朕自登基以来,励精图治,时刻不曾懈怠。神机营是我大庆的面子,面子风光无限,受万民追捧,震四方来朝。翰林书院,是我大庆的舵手,天下士子归心,忠君爱国。唯独你沈忠贤,是我大庆的里子,里子做事,哪有不粘血的?”
沈忠贤此刻不敢妄图猜测,更深一步问道:“陛下,臣明白陛下不易,只是臣愚钝,张元辰是杀了以证理法,还是保了以慑群臣。此事动一发牵全身。臣不敢擅自做主。”
庆元帝有些不悦,沉声道:“锦衣卫是天子手里刀,刀杀了人,自有天子安抚。张元辰少年涉事,不畏强权,心中的正义与公里长存,是谓勇。紫檀案仅凭卷宗推理,半个时辰断定真相,是谓智。如此智勇双全之人,又有一副侠肝义胆,将来正是你手里的一把好刀啊!此子若悉心培养,将来王侯公卿,九卿六部作奸犯科者,此子必能伏之。”
沈忠贤心中欣慰:“陛下圣明!”
待沈忠贤走后,庆元帝独自坐在台阶上,北风呼啸。一直站在身后的司礼监掌印大太监冯保宝从身后给庆元帝披了一件斗篷,口中说道:“主子,注意龙体。”
庆元帝没有回头,视线望向北方,似乎透过这巍巍宫墙,目视千里之外。
自语道:“大庆北有蛮荒虎视眈眈,慑北王二十年镇守,片刻不敢松懈。南有南疆蛊彝自立为王,汝南王态度不明,举棋不定。朝中这些腐儒,一个个妄自尊大,坐享富贵,真当我大庆固若金汤,高枕无忧。”
冯保宝置若罔闻说道:“主子,天寒了,回宫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