骆常庆往村里打了个电话, 让朱东风和郭大旺回了省城。
这两人都是从部队里出来的,又有明显目标,调查跟踪完全没问题。
骆常庆这几天没回胡同, 也没去店里, 一直待在招待所。
还抽了一天空回石安村看了看房子进度, 拉回去一车菜。
建筑队进度很快,有设计图纸,加上备的材料也齐全,基本上没啥大问题。
骆常庆到家后给各人送了点冰城特产,干活的小工们和家里帮忙做饭的郭秀红、周桂菊、高秀琴几个也有。
周桂菊不好意思地道:“给我们发着工钱还发东西啊!”
“一点外地特产,算不上啥。我不在家里, 不就指着你们帮我操心啊。”骆常庆笑道,“尝尝冰城的红肠, 也尝尝那边的木耳跟咱从这边买的有啥不一样。”
大家听着心里熨帖,自然也只能更尽心尽力的做好自己手里的事。
骆常庆还给了他老娘十张大团结, 开玩笑地道:“这段时间耽误廖老板挣钱了, 我把亏的给您补上, 等家里忙完的时候我再给你五十斤鸡蛋。”
廖春华假意推让两下就咧嘴笑着接了过来。
她现在眼界不一样了,如果是半年前,一下让她接十张大团结,指不定手得激动的抖成啥样。
但这段时间做买卖光从她手上过去的钱一个万元户就出来了。
自己挣得那部分,粗略算算, 前前后后也有小两千了吧?
接触的多,见的也多, 整个人的境界就不同。
当然, 关键也是知道小儿子挣大发了。
给他往少处算, 估计得比万元户至少再多俩万元户, 搞不好能多三个。
就是小儿子叮嘱过,不让她太嘚瑟,也就没宣扬。
反正这一百小儿子拿着绝对没负担,接就接了。
中午的时候骆常庆让干活的人尝了尝冰城那边的酒,李顺平龇牙咧嘴的咽下去,赶紧吃了口菜,半晌才缓过来,道:“劲儿真大。”
这些干活的汉子喜欢,也纷纷跟骆常庆道谢。
他们接触了这么多主顾,还没有谁像骆常庆似的,半途还发东西。
光这一瓶瓶装酒少说就得有一两块吧?还有木耳跟红色的香肠,那可是肉啊。
因下午还得干活,所以就每人喝了一盅,没让多喝,下午收工之后,各人就拿上发的东西,高高兴兴地骑上车走了。
多给了包工头一瓶北大仓。
楼房建造的大方向还得是人家盯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