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确认的问道:“真有这么多?400斤?”
柳如歌点点头,说道:“应该有吧,但是可能土地也是要好地才行,咱们这的园子,土壤没那么肥沃。”
老村长还没见到那叫玉米的种子什么样子,想到柳家种地的黑历史,马上就呆不住了。
这么贵的种子,可千万别种瞎了呀。
于是连忙说道:“快去带我去你家园子看看,也不知道你们种的对不对,你这丫头也是主意大,你说你们怎么就自己种了,也不来找我们商量看看。快走!”
于是柳如歌领着老村长来到柳如歌家的菜园子,老村长见到柳如歌家,这么大的菜园子,也是很感慨。
按照如歌的法子,柳家这菜园子都有一亩多了。于是问道:“你家这园子得有一亩多了吧。”
柳如歌点点头,说道:“是呀,有一亩四分地呢,马爷爷,你看,这几根垄就是辣椒,这几根是玉米。”
老村长见一共没种几根,看来种子很少呀。
于是问道:“哪片种的是玉米种子?”
柳如歌给指出来后,老村长蹲下身,挖出一粒种子,见到小小的种子上,已经出了一颗小嫩芽。
见到已经发芽了,老村长很高兴,至少说明能种出来,于是在那颗种子处,又挖了几下。发现就一粒种子。就问道:“你们撒种,怎么就一粒呀?”
柳如歌解释道:“马爷爷,这玉米生长的空间要很大,要是种子撒的多,两株可能都不能长粒子。还有一个原因是种子太少了。等今年种出来后,种子就多了,到时候咱们村里人都可以种的。”
老村长说道:“我也没见过这种粮食,不知道你种的对不对,但现在都发芽了,应该能长出来的,你花了大价钱买的,以后好好照看吧,种子来的不易,你家先自己种吧,别惦记村里人了。”
柳如歌知道这时候说的再多,大家可能也有疑虑,还不如看最后的结果呢。
老村长决定先不管柳家的事情了,还是要去找人要紧,于是就说道:“行了,我要是找王村长了,你们要是去山上,也小心点,虽然这边的山矮小,大型动物应该没有,那也要注意安全。”
说完就背着手走了。
柳如歌也决定回家找大哥和二哥两人,一起去。
回到旧祠堂这边,柳如歌喊道:“二哥,带上刀,咱们上山。”
刘秀筠这时候也出来了,说道:“如歌,我也和你们一起去。”
桃花这时候也急忙从自家的屋子,走出来,急切的说道:“如歌,如歌,我也和你们一起去。”
柳如歌问道:“桃花,你去山上做什么?”
桃花说道:“现在山上的野菜很多的,我去挖点野菜回来。”
柳如歌没想到,桃花会走这么远去挖野菜。在鸣凤村这边,离山还是有一段的距离的,不像在平口村的时候,山就在村子后边,走几分钟就能到的。
这边距离山上有点远,要走过去得花差不多三个时辰呢,幸好柳如歌她家有骡车,这样赶骡车也就半个时辰就到了。
来到这里,上山确实要麻烦一些,而且柳如歌也发现了,这边的山矮,山上的树木也都是灌木。
应该也没有危险,但还是拿着弓箭好了,也许能碰到野兔呢。
马修武见状,也连忙把自己的弓箭背了出来,还对着柳如歌扬了扬眉毛,示意自己也带着呢。
马修文见到弟弟那嘚瑟的样子,就想打他,这小子现在越来越放肆了。
于是教训道:“咱们这次是去干活的,今天必须多砍一些树条回来,不是去山上玩的。”
马修武还是对大哥有些畏惧的,于是小声说道:“我也不是去玩的,就是带着弓箭,也许能打到野鸡和兔子呢,回来可以加餐。”
几人都换好衣服,找出了破旧的衣服,打算一起坐车去山上了。
桃花的母亲刘氏有些不放心闺女,出来叮嘱道:“桃花,你去了跟紧你表妹,你别自己走,这边的山你也不熟悉。”
于是又对柳如歌叮嘱道:“如歌,看着你表姐点,别让她自己走,注意安全。”
柳如歌答应道:“放心吧,表舅母,有我在呢,还有我两个哥哥呢。”
刘氏点点头,见到几个孩子走了,还在继续看着呢。
秦氏也走了出来,说道:“弟妹,不用担心,有如歌在呢。”
刘氏点点头,说道:“桃花这孩子也是喜欢往外跑,我教她的针线,到现在还只学了皮毛,本想继续教她,但是这孩子坐不住,我又在城里接了一些秀活,也没时间了。”
秦氏好奇问道:“这边的绣品怎么卖的,秀楼给的价钱高吗?”
说道这个,刘氏就眉开眼笑起来,说道:“我把之前的绣品给了彩绣楼,那里的掌柜看中了我的手艺,先让我接一些普通的绣品,等交货之后,要是秀的好,还有其他的绣品给我做。这边一个帕子就给100文呢,真的比白马镇高很多呢。”
秦氏不会刺绣,也不会做衣服,因此有些羡慕刘氏的手艺。
但是刘氏找到好活计,秦氏也很替她高兴,终于又有收入了。
柳如歌几人坐在骡车上,马修武赶着马车,桃花紧紧的攥着手中的背筐。
桃花想到去年和柳如歌一起采药材的经过,就说道:“如歌,你说这边的山上会不会有草药。”
刘秀筠听到桃花这么问,也来了兴趣,说道:“是呀,咱们这次来,可以去山上看看,要是能采到药材就好了。”
马修文接道:“这边的山好像不能有那种好药材,这边的山不行。”
柳如歌想了想说道:“那种名贵的药材都是长在深山的,要找也就能找到比较常见的那种了。”
桃花听到这个,也不气馁,说道:“我们去年找的车前草,也是很常见,咱们不是还卖出去了吗。”
半个多时辰后,柳如歌一行人终于到了山脚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