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如歌等人都赶了回来,老村长连忙问道:“怎么回事,快说说。”
柳如歌回来见到村人都已经累的坐在地上休息,连忙道:“大家快起来,在坚持一会,那处温泉距离咱们这里也就两里路了,咱们赶了这么长时间的路,都出了一身的汗,突然停下来休息,很容易得风寒的。”
刘老大夫也说道:“如歌丫头说的不错,一冷一热最容易的风寒的,咱们还是先去温泉那边,正好可以泡一泡,把寒气逼走。”
村中众人听到老大夫都这么说了,也觉得可以再坚持坚持了,到了温泉那里再休息,不是正好吗。
于是众人又开始赶路。
可能知道前面的目的地,这两里路走的格外的快,只花了一刻钟的时间,大家就赶到了那边。
见到前边冒着热气的大洼地,村民都很是惊奇,没想到,这兴临府这边,还能有温泉呢。
众人沿着粗壮的石头,缓步走向温泉旁边。
这里面的温度明显比上边高了很多,这处深坑,有一人多高,正好也能挡住外边的风雪。
老村长见到此处,很是满意,这比他们平口村山上的山洞还好呢,到了这里,都不冷了。
这次跟来的人不少,大概得有九十多人了,老村长觉得晚上在这边休息,得划分一下区域才行。
刘老大夫把手放到温泉中,感受着里面的温度,觉得温度刚刚好,就走到村长面前,说道:“马大哥,我看这温度刚好,咱们队伍中,好多老人和小娃子,都咳嗽起来,最好把这温泉围起来,让大家泡一泡,都能去去寒气。”
老村长也觉得是个好地方,但是还稍稍有些迟疑,说道:“咱们这么些人,有男有女,泡温泉,是不是有些不方便。”
刘老大夫说道:“此时不是在意这件事情的时候,我看咱们的人咳嗽的太多了,应该都有的风寒的预兆本来如歌丫头提议可以到府城,多买一些生姜,给众人熬煮了喝下,去一去寒气,但是咱们没有进入府城,也没办法去买药材。现在遇到了温泉,这可是千载难逢的机会了。”
老村长当下也不犹豫了,立即决定,把这个温泉用稻草帘子围起来。
柳如歌见到老村长在安排村里人,找稻草,把温泉围起来,就走上前,提议道:“村长爷爷,我觉得的可以根据这边的岩石,把温泉分成两部分,在中间隔开,一边是男的泡的,一边是女的泡的,这样村人都可以一起泡的。”
柳如歌觉得这样的提议没什么,在现代,那是全家人一起泡温泉的都有的,男女老少都可以一起泡。
老村长又被柳如歌的话惊住了,颤抖的指着柳如歌,说道:“你你这丫头说什么呢。那怎么行,你这丫头。”
刘老大夫也不赞同,就说道:“还是围起来,男女分开泡,先让女人和小孩子,男人最后泡就行。”
老村长赞同刘老大夫的意见。
于是众人开始忙碌起来,开始打草帘子。
柳如歌查看了温泉,发现这里都是活水,温泉翻滚出来的水,会从旁边流向山下。
柳如歌见到这样,真是越看越喜欢了,有温泉,还有活水,这样大家泡了,也能把脏水流出去,真是完美。
为了减少众人泡温泉的尴尬,今晚的住处安排也是男女分开休息的,不再是以家庭为单位了,而是男的在温泉的南面,女人和孩子在温泉的北面。
把进入温泉的入口,也都分开了,避免尴尬。
村里人知道晚上就可以泡温泉,也很新奇,听刘老大夫说,泡这个都发发汗,能减少风寒呢。于是众人在疲惫之余,对夜晚也开始期待起来。
村里的妇人们动手能力都很强,把住处安排好之后,都开始搭建灶台,开始煮水烧饭了,众人也是都饿了,白日都只吃干粮了,冬天的时候,干粮早就冻了很硬了,为了赶路也是没有办法。现在可以生火做饭,所以晚上的饭菜,准备的更加丰盛一些。
村人们拿出来夏季晒得菜干和腊肉,因此众人的晚饭吃的都非常满足。就这样,今年的除夕夜,柳如歌来到古代的新年,就在这野外中度过,好在亲人们都没有伤亡,让人都很开心。
温泉围好之后,一些老太太就都带着自己的小孙子小孙女一起的泡温泉了,柳如歌和桃花也在这一波人之中。
小宝和铁蛋等小孩子,由于年龄小,也可以和自家的奶奶一起进来,于是这些小男娃子就都跟着进来了,不想最后跟着爷爷们进来。
小宝跟着柳如歌一起,柳如歌抱着小宝,缓缓的坐在温泉中,柳如歌发出满足的叹息声。
“哇,真舒服呀。”
这一天,给柳如歌累坏了,她一直是跟中一些大人一起,在前方探路,走的路程要多很多,身体早就有些吃不消了,因此此时泡在温泉里,真的能缓解疲劳。
大姨婆和舅婆等几个老太太,也是第一次泡温泉,都很惊奇,这里面也太舒服了,泡了一会,就觉得身体轻松不少,鼻子都通气了。
大概泡了半个时辰,就都穿上衣服出来了,主要也是温泉温度挺高,在里面时间长了容易缺氧,柳如歌就提醒这些老太太,要出去了。
于是泡温泉的人,就又换了一波人,都是一些婶子和年轻妇人了,秦氏和表舅母刘氏,就在这一波里。刘氏抱着小女儿杏花一起去的。
柳如歌对这众人提醒道:“泡半个时辰左右就好,泡时间长了,容易缺氧。”
众人都不明白缺氧是什么意思,于是秦氏就问道:“缺氧是什么?”
柳如歌想起这里的人听不懂她的意思,就换了一种说法,说道:“就是泡时间长了,容易呼吸不上来,喘不过来气,如果大家出现这种现像,就赶紧出来吧。”
村里妇人听到是这个意思,就点头答应道:“嗯嗯,好的如歌,我们记住了。”
此时村里人都觉得老柳家的丫头,现在真是见多识广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