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如歌看到正浩表哥一直向前走,马上就要路过桃花家了,连忙喊住他,说道:“正浩表哥,你等我一下,我去叫桃花,她和我们一起去。”
孙正浩面无表情的点点头,心里却在吐槽:小屁孩就是费事多。
柳如歌来到桃花家,和刘氏说想带桃花一起去镇里的宝和堂卖药,刘氏这次没有阻止。很痛快就同意了。
和柳如歌一起向外走的桃花真是疑惑不已,没想到母亲这次这么痛快。
柳如歌就说道:“这不是很好嘛,咱们可以一起去,我想表婶这么痛快,应该是知道正浩表哥和咱们一起去,才放行的,要是只有咱们两个,才不会同意。”
桃花想了想,觉得是这个原因。想不明白的事情就不想了,于是就很高兴地和柳如歌出门了。
刘氏能这么痛快同意,也是想知道这个卖药材的事情能不能成,要是真能卖出去,以后家中也有一项收入。
三人行走在官道上,孙正浩跟在两个小丫头后面走着,就看着桃花在叽叽喳喳的和柳如歌聊着天,时不时的发出咯咯咯的笑声。
哎小丫头真的是太吵闹了。
一路上,孙表哥都没有和她俩说话,柳如歌几次想搭话,都被他的冷脸吓了回去。
几人走到宝和堂时,已经日上中天了,这时候宝和堂已经送走了一大波来看病的人。
刘老大夫看到柳如歌来了,带了一个大筐,就猜测她是来卖草药的。示意孙正浩放下背筐。
孙表哥把大背筐放到老大夫面前后,就一直盯着,心里也有些期待,要是能卖出去好像也不错。
刘老大夫蹲下身后,开始检查,发现这里面大都是车前草,看到收拾的都很干净,也比较满意。就对药铺里面的药童开始称量重量。
于是对柳如歌说道:“车前草比较常见,因此价格并不高,我这边是五文钱一斤的收。”
柳如歌对价钱也很满意,于是又把在山上找的几种不确定的药材拿了出来让刘老大夫确认,发现还有一种苍耳草的是药材,其他的几种都不是。
柳如歌有点懊恼自己都认错了,只能厚着脸皮和老大夫道:“刘爷爷,我还想再认认,上次看的有一些没有记住。”
刘大夫人不错,于是就拿出那本记录草药的书籍,指给柳如歌看。
翻到了金银花那处,就对柳如歌说道:“这是金银花,主治温病发热、热毒血痢、痈疽疔毒等。它比较好辨认,咱们这边的山上也有,你可以记下。这个是鱼腥草,味辛,性寒凉,归肺经。能清热解毒、消肿疗疮、利尿除湿、清热止痢、健胃消食,用治实热、热毒、湿邪、疾热为患的肺痈、疮疡肿毒、痔疮便血、脾胃积热。鱼腥草也很常见,功效广,也可以多采摘这个。”
刘老大夫一讲到药理知识就会滔滔不绝起来。
柳如歌现在却一点也不嫌老大夫啰嗦,恨不得能够说的更详细一些。
随后刘老大夫又找了比较好认且这边还产的药材给柳如歌认了几个。
看到里面的枸杞的时候,柳如歌很是激动,这个小红果子她见过呀,这次在去山上的时候,柳如歌就见到过,当时看着好像是枸杞,但是她不敢确认,在现代的时候虽然经常枸杞泡茶喝,但是那都是晒干的枸杞了,加上山上的植物很是相似,柳如歌并不敢尝试。
于是柳如歌仔细听着刘老大夫的描述,确定山上的就是枸杞。
这样她很是高兴,甚至有点兴奋,于是连忙问道:“那这个枸杞是多少钱收呀?”
刘老大夫回道:“湿枸杞十五文一斤,干的二十五文一斤。”
听到刘老大夫这么说,表哥孙正浩也很是激动,没想到这个药材这么赚钱,要知道现在的猪肉是十八文一斤,那个叫枸杞的岂不是比猪肉都贵了。
小药童看到刘老大夫讲完了。连忙上前道:“车前草一共十五斤,这是七十五文钱,给你。”
柳如歌上前接过钱,放到钱袋中,很是满足。
桃花现在也很是兴奋,小脸红扑扑的,笑眯眯的看着柳如歌的钱袋子。
三人最主要的事情都办完了,也就打算离开了。临走前,柳如歌把一袋糕点放到刘老大夫的桌案前,说道:“刘爷爷,这是前几日,家中来了客人,馈赠的糕点,我觉得很好吃,也拿给你尝尝。”
刘老大夫没有拒绝,很满意的收下了。
看到柳如歌几人相携离开,小药童坐在刘老大夫面前,眼巴巴的看着糕点。
刘老大夫有些好笑的看着小孙子,拿出了一块给他,自己也拿起一块,嗯味道真不错,这味道应该是府城北乡楼的糕点铺的做的了。
刘老大夫对于柳如歌用糕点做回礼也没有意见,东西不重要,最重要的是心意,懂得感恩的人才值得帮。
小药童此时却对柳如歌好感大增,在心中也暗暗期待柳如歌能再来。
此时柳如歌并不知道小药童的想法,要是知道了,也得接一句:我也想再吃,就是没钱买呀。
几人走到主街上,柳如歌看到已经正中午了,这次出来赚了钱,就决定带着两人一起去吃饭。
最后选来选去,还是去了街边的馄饨摊子,主要是去大餐馆太贵了,卖这点钱都不够。
于是就歉意的对着孙表哥说道:“表哥,本来想请你吃点好的,没想到镇里的餐馆都这么贵。咱们这次就先凑合吃点馄饨吧。”
此时的孙表哥对于吃什么完全没意见,他现在的思绪都被卖药材的事情冲击着,没想到药材的真的这么赚钱。那个小红果子的是什么,怎么这么值钱,都说人参鹿茸的老值钱的,但那东西也不好找,遇到了是运气,可要是这个药材本来就很常见,价格还挺贵的,那就赚钱了呀。
此时的孙表哥也对卖药材感兴趣起来。
柳如歌叫了三碗馄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