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如歌气喘吁吁的跑到村长家,心里莫名的有点心虚这几天来村长家的次数有点高呀,还都是麻烦的事情。
柳如歌走进院中后喊道:“村长爷爷村长爷爷在家吗?”
马佳慧听到院中有人找爷爷,就出来看看是谁来了。
走出门外就发现是柳如歌,顿时沉下脸,问道:“你来我家做什么?”
柳如歌看到出来的人是马佳慧,就问道:“村长爷爷在家吗?我找他有事情。”
马佳慧看柳如歌没有和以往一样,见面就吵,也只能按耐住脾气,回答道:“我爷爷在屋里呢,你跟我来吧。”
村长看到进来的人是柳如歌,也是好奇这丫头又找他什么事。吸了一口老旱烟,吐出烟雾后,问道:“如歌丫头,找我什么事?”
柳如歌乖巧的站在一边,把今日下午和桃花一起去家中旱地看到的事情说了一遍。
“地里有豆子,不是正常的事情吗?”问完大口的吸了一口烟。
“那地是我家的,但是不是我家种的。”柳如歌回答道。
村长听到这话,马上“咳咳咳咳咳咳”的咳嗽起来。
看到爷爷被呛到,马佳慧连忙上前给爷爷拍背,村长咳嗽好一会才停下来。
“如歌丫头你能不能一次把话说完”村长断断续续的说道。
这股烟呛的他,差点要了老命。
把烟袋放在脚上磕了磕,又继续问道:“你家那块是后山那边的吗?”
“是的,我娘说那地太偏了,都荒了好几年了,我今天去看到有人耕种了。”柳如歌回答道。
村长对于村里谁家的地都是门清,衙门分配给百姓的永业田,是不可以荒废,如果是自己开荒的地,还不太管。
所以这也是柳如歌家敢把后山上的旱地丢荒的原因,村里分的永业田秦氏他们是不敢的慌着的。
村长想到老柳家的稻田地,也是糟心不已,那上好的熟地都给他家糟尽了。
要说他家人懒,那也不是,地里的草除的很干净。可是没有草的它也没有苗呀
每次县里的县令下来劝课农桑的时候,村长都有意的避开柳如歌家的地。那块地的产出太影响他的威名了。
想到每年每户都要交的田产税,马村长提前给柳如歌打个预防针,道:“你家今年那块田应该还是没啥收益,所以今年的税粮还要提前买好呀。”
柳如歌有些呆住了,这是说他家今年不仅白忙活了一年,然后还得买粮食交田产税,然后吃的粮食还要再买
看到柳如歌这丫头呆愣住,村长也有些同情她。
“你家旱地,我会查一下,看是谁家种的?还有就是,把地要回来后,你家打算继续耕种吗?”村长问道。
柳如歌想了想,问道:“村长爷爷,先帮我家查查是谁家种的吧。然后明年我学学怎么样种地,到时候还希望村长爷爷教我呀。”
村长答应了柳如歌,允诺她帮忙调查她家的地。
看到柳如歌走出门外,村长也是很无奈
心中想到:如歌家父母都不善经营,也不擅长耕种,看来老底也快用完了。
柳如歌的祖父家中还是有些钱财的,当年柳家一家从外地搬来,在平口村落户后,就买了好些田地,有四十亩呢,在当地也算是有名的,也算是个小地主了。
但是柳家只有一个特点,就是人丁稀少,当年柳如歌的祖父也是家中独子。一家到来的时候还有奴仆伺候呢。
村长的年龄和柳如歌的祖父年纪差不多,想到那时候,自己是多羡慕柳家的少爷呀。
感叹道:这人呐都争不过命
柳祖父的身体并不算好,也是体弱,小时候看病花了不少钱。没有钱的人家,根本看不起的。
后来柳家中就开始陆续的卖出田地,遣散奴仆。
等柳祖父长大后开始说亲,发现亲事并不好说,虽说家里还有些田产,但是柳祖父也不能耕种,就算从小读书,但是体弱也不能科考。因此看上柳家的人家不多。
柳如歌的祖母孙氏确是从小爱慕柳爷爷,到了说亲的年纪,就想嫁给柳爷爷,舅公们很不满意柳爷爷,嫌弃他体弱,担心将来会拖累小妹。
但孙奶奶异常坚持。
后来孙家没有办法,还是同意奶奶孙氏和柳爷爷成亲。
孙氏成亲之后,也是只生下一个男孩,且伴有体弱之证。
这个病在大户人家不算什么,只要有好药材养着,人参灵芝吃着,那都可以补的,但是生在农家,就是富贵病了。
现在的柳家,秦氏嫁过来后,打破了第一胎生男孩的惯例,生了一个小女孩。
可是柳祖父却很开心,这虽是个女孩子,身体却非常健康,哭声都特别嘹亮。
本以为只能有这一个孙女了,没想到三年后秦氏又生了一个小子。
虽然没有小孙女健康,但是却比柳父强多了。
柳爷爷的体弱之证传给了儿子柳成济,但是孙女没有影响,孙子受到的影响也小些。
这时候病重的柳爷爷已经很满足了,孙子孙女都有了。
此时,孙奶奶也比较满意儿媳妇秦氏,虽然她是一个孤女,将来没有娘家帮衬。
但是她打破了柳家代代单传的惯例,也让柳家的男丁的体弱之证缓解。
后来,在柳爷爷病情严重,为了给他医治,柳家又卖了几亩地。
但此时,吃药对柳爷爷已经没有效果了,还是去世了,半年后,伤心的孙奶奶也跟着去世了。
柳父一年中失去两位亲人,也是卧床小半年才修养好些。
孙家的舅公因为柳爷爷害的亲妹妹早逝,对柳家很是介意。
因此也没有特殊照顾柳家外甥。柳父也能感受到舅舅的疏离,因此也不会过多的亲近,几家都是不远不近的相处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