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的柳家,柳成济和秦氏都在家,没有外出,就连小宝都被拘在家里。
前天晚发生遇袭的事情,秦氏害怕贼人再来,因此两人心里都有些不安。加上女儿扛着人离开后,就没再回来,柳父就比较担心。
“芳儿,如歌是不是遇到危险了。怎么现在还没回来。”柳父焦急的问道。
“应该不会,那些人没有再来,村子里也没有其他事情发生,如歌应该是连夜护送那两位公子离开了。”秦氏安慰道。
柳父感到非常无奈,不能保护妻女,还要反过来受她们的保护。“你说,那些人是不是受了苏氏的暗示才来的,她怎么这么狠毒呢。”
秦氏点点头,无奈苦笑道:“苏氏在记恨我们。当年”
“当年的事情也与你无关,如果不是你出现,我也不会娶她。”柳父抓住秦氏的手说道。
原来柳父小的时候和姨婆家的马涛从小一起长大,两家是亲戚,关系自然很好。柳父小的时候身体孱弱一些,家里又是独子,并没有兄弟姐妹帮助,在和村里孩子玩耍时,会受到一些排挤,甚至欺负。
这时候都是大姨家的表兄马涛跑来帮他解围,因此和村里的孩子没少打架,两个兄弟关系也一直比较好。
后来祖母觉得父亲身体弱,将来也不适合在地里劳作,就把柳父送到镇里的私塾读书,不求以后考出大官来,只要能学些本事,将来不耕种了也能生存。
柳父聪敏好学,成绩一直都很不错。
姨婆家的表兄马涛确是一个坐不住的,淘气一些,身体强健比较皮实。柳父虽然去了私塾,但是下学后还是会跟着表兄后头跑。
两个人的关系也没有生疏,甚至柳父在私塾被欺负时,马涛表哥还会去私塾里帮忙打架,不让别人欺负表弟。
随着时间一点点流逝,两位少年也逐渐长大。半大少年也到了爱慕少女的年纪,家里时常也会讨论给他们说亲的事情。
一日,马涛来到溪乐县的学堂外等表弟,两兄弟打算一起去兴临府城,在半路中遇到了被混混围住的苏氏,当年的苏氏长得很是漂亮,温温柔柔的样子。
马涛看到后马上去帮忙,把几个混混打跑了。当时马涛就对苏氏一见钟情。
而此时的苏氏并没有看上马涛,而是对书生打扮的柳父心生好感。
向马涛简单的道谢之后,就走到了柳父面前,介绍道:“今日多谢两位的搭救之恩了,小女苏青。”说完就弯腰的道谢。
“姑娘,不必道谢。打这几个小混混都是小意思。”马涛兴奋地道。
“请问两位恩人是哪里人?小女好让家中人过来答谢。”
“我们是白马镇平口村的,请问姑娘是哪里人?”
“我也是白马镇的,家在大刘村。”苏氏害羞的回道,然后又抬头瞄了一眼柳父。
后来苏氏被寻找的家人带走了,兄弟二人也继续出发去府城。
柳父并没有把苏氏的事情放在心上,人也不是他救的,和他也没有关系。
看到表哥和这姑娘有说有笑的,察觉出表哥的心思,柳父还替表哥高兴。
后来,苏氏的娘家人来过平口村答谢马涛和柳父。
柳父推拒了,直言并不是自己救了苏姑娘,自己身体瘦弱,都是表哥马涛救了苏姑娘。
马涛对苏氏一见钟情,对于苏家人的到来很是高兴。对于苏家的感谢,少年也是全程乐呵呵的,都应了下来。
苏氏的家人看到马涛这位少年,也会更喜欢一些,乡下人更喜欢身体结实体格健壮的青年。大姨婆家里人丁兴旺,也更好一些。
相比柳父家中,家中只有一子,人丁不旺。虽然还在读书,但是身体瘦弱就不能多劳动,这在村里更是不能干农活,苏氏要是嫁过去,根本不能帮衬娘家。
因此对于苏氏心仪救命恩人的事情,就更加满意表哥马涛了。
苏家人离开后,马涛就和姨婆说了他心仪苏氏,想要求娶她。
大姨婆知道儿子的心思,也看到了苏氏的家人,也是一个厚道人家,因此并没有反对。于是就找了媒婆去苏家打探口风。
对于媒婆的到来,老苏家也很是高兴,两家都有意,于是亲事很快就定了下来。
苏氏对于亲事定下来也很开心,苏家人对她说定的是她的救命恩人。苏氏以为的是柳父。
但是苏家父母定的人却是马涛,对于女儿的救命恩人,苏家人都是认为是马涛,柳家的少年也说过,都是表兄马涛救的自己女儿。
因此事情就有了一些隐患。
开始的时候,苏氏并没有发现定错了人,柳父和马涛经常喜欢玩在一起,常常也是两人一起出现。
少年暮霭,定亲的少男少女更是,马涛在定亲后,经常会找些小玩意给苏氏送去,两家都在白马镇,因此并不远。开始的时候不好一人去苏家,就会叫着表弟一起陪他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