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再回过头来。看到了我的第一件作品,本想用来当做治疗的道具,却阴差阳错的成为了现在的模样,后来又成为了我很常用的巫蛮儿专属道具之一。
这个精致完美的作品,我花费了很大精力时间,还有珍稀的各种材料,最终成为了,可以用来治疗,却不是专精于此方面的,只能说算是一种替代品的,实际上是用来储能的武器道具。
“星灵储能珠。”
这样的阴差阳错反而也算是一件好事。
在我搞定了自己真正所设想的所想要的大众型普遍性的治疗道具之外。回过头看自己的第一件作品,反而又有了新的思路和想法。
就事论事,虽然治疗确实是挺重要的。但是,小红瓶重要,小蓝瓶同样也很重要。
所以除了回血外,回蓝也是挺被需要的一件事。
除了真正的奶妈以外,正常来说,其他职业其他职位的都得准备这两件相关的物品。回血道具和回蓝道具。
回血道具的设想和真正实践已经基本搞定下来,该往回蓝道具这方面想了。
而我的第一件作品虽然和我预想到有所差别,但却直接补全了,我下一件要做的道具种类的方向。
这个星灵储能珠,也算是很好的一种回蓝道具了。
它就像充电宝一样,提前往其中注满能量在需要的时候再将它使用,来补全自己损失的能量,以达到满电状态,巅峰完整状态。
不过因为它是源于自己的万象星辰诀的力量,所以里面所储存的能量是星辰之力。因此用来补全力量和回蓝的话,也只能用于同源的星辰之力,也就是说,它只有我才能够用得上,才能够使用,而且也仅能用来补全我的星辰之力,并不能用补充我所损失的灵力。因此由它来进行更进一步的补充和设想,除了要将它改进成更普遍性的存在以外,还要考虑到能量的问题,必须想好如何将这其中的星辰之力能够转化成所需的其他的能量。
三界三族人士所使用的能量都是不同的,要适用于后面所有人,也就得适用于所有的能量,虽然星辰之力,原本和三界三族的能量能够相辅相成,但是也不能将其完全替代,在此之前需要另一种辅助道具进行将其中的能量-星辰之力转化为所需的能量-无论是三界三族的哪一种能量。
以我的星灵储能珠为原本的设想,需要和它进行结合,然后创造出另一种道具,一种转换装置。
有了这个思路,我又开始了实验,作为神木林的未来祭师,自己的权利和地位还是很高的,所以,这种大势力的底蕴和收藏是难以想象的, 而且我的体会姑且也算是能够随意拿取的,只要不涉及到门派最重要的最核心的东西。
如此一来,事情就好办了。
之前一直都设想,都是源于我的万象星辰诀,以它为能量核心,其他所需的都是一些边边角角倒角涉及不大。
这回以转换为主。那所需要的还得靠自己的门派。
通过询问自己的师父,同时经过思考和推演,很快就找出了相对比较常见的几种材料,然后再次进行推演和实验。
经过好几次失败,终于出现了最终的成品。
“星灵转能环。”
它的一半是以自己的星辰之力为核心,另一半则是这个转换装置的材料。
虽然如此,第一次制作之时,是为了匹配自己的第一件作品-星灵储能珠。所以所用的材料也是比较珍稀的,为了和自己的星灵储能珠所匹配。两者的地位自然是要相等的,至少不能相差太大。
但是如此也算是成功了。
至少自己的专属道具制作好了。
以其为模板和基础。再进行简化和改造。
又一轮实验和推演开始了。
起初的设想确实是想将其作为一次性道具,和自己的星疗珠一样。到后来一想,这样好像不是很妥当。
后来的制作,自己所制作的能够普及大众的这个道具,却和我原本为自己所制作的专属道具,有了一个很大的不一样的地方。
星辰之力和,转换装置并不是互相平等的地位。
就像充电宝一样,它并不是一种一次性的用了一次就不能用的东西。
所以这个转换装置也是要相对能够持久的,是可以多次使用的。
这样一来其中的储能的部分是可以作为一次性道具来进行制造的。
而转换装置则是作为长久的道具。
像星疗珠一样。仅仅以星辰之力为核心,然后用手法将其凝聚成一次性的珠子形状的道具就可以了-这是“星灵珠”,一种一次性道具,和“星疗珠”有些相似,不过不是直接食用的,同样作为一次性道具,当它用完,里面的能量-星辰之力消耗完,它会直接破碎掉。
转换装置名为“星能环”,是能够将星辰之力进行转换的一种手环,戴在手上就可以了。
它的使用方法很简单,初次往其注入的能量为被转换的能量,并且一旦注入这个手环就永远只能转换为这一种能量。
也就是说,魔族的人使用后,这个手环就成为他们这一族专属的,以后也只能转换成这一种能量。其他的三族中的两族也是这样。
这种手环上面有能够镶嵌珠子的地方-那凹陷之处,正是用来放置星能珠的,一共可以放五个。
这两种道具和唯一的名称被我称作“星珠环”,可以直接把它当做充满电的充电宝来使用。虽然这里面的电指的是各种能量。
看着手中的杰作,很满足,然后再推演一下,看有什么不足的地方,一些小的瑕疵,将其改正。已经可以批量进行制作了。
看着小红瓶和小蓝瓶,如果真要把它推广至普遍存在的话就少不了门派,神木林的帮助,想到这里还是觉得自己还是得告诉师父一声。
多制作出了一批道具出来,觉得差不多了就去找师父,并告诉他相关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