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就是对物理没啥兴趣吗?
至于拖出来这样鞭尸吗?
当然陆时羡也知道大家在开玩笑,只是一笑而过,并没有在意。
因为在生物课上,在文绍英的时不时的赞许下,他又找回了场子。
去上课只是插曲,经过几天的思考,陆时羡终于理清了论文思路。
开始正式撰写论文。
题目,他早就想好了,就叫做《关于“稻虾共养”模式的探讨,克氏原螯虾对稻田土壤还原性物质含量及经济效益分析 》
坐在电脑前,陆时羡成为毫无感情的码字人。
摘要:在情况相似的稻田下投放不同数量的克氏原螯虾,进而改变稻前土壤淹水时长,探讨稻虾共养模式下稻田耕作层土壤还原性状态,并采用投入产出法研究其经济效益情况
结果表明,在稻虾共养模式中,增加克氏原螯虾数量,稻田耕作层土壤还原性物质总量会发生显著变化,但土壤活性还原性物质
随着小龙虾数量的增加,水稻产值逐渐降低,稻虾共养成本增加,小龙虾产值大幅提高,稻虾共养模式综合产值上升,但稻虾综合产值上升空间随数量增多逐渐降低。
关键词:稻虾共养模式;还原性物质;经济效益;
abstract: different quantities of crayfish were put into rice fields with procambarus clarkii
key words:
稻虾共养模式是在稻虾轮作之后,实现水稻与克氏原螯虾互利共生,提高农户收益的一种新型生物共生模式。该模式在可以极大地提高了资源利用率及农户的收益
虾掘穴习性对土壤起到翻耕作用,增加土壤氧含量,有助于土壤好氧微生物、动物活动及水稻根系的生长。【1】
虾的排泄与脱壳可以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改善土壤肥力,增加土壤碳库储备。【2】
因此,稻虾共养可以减少使用农药化肥的施用,降低土壤和水体中化学物质残留,使产品更加绿色无公害【3】。
同时虾壳中富含的壳聚糖有利于增加土壤水稳性团粒含量,改善土壤结构与稳定性【4】。
(中间省略5000字)
目前,关于稻虾轮作模式国内已有大规模应用,虽然提高了稻田的收益,可养虾和种稻之间存在时间冲突,对经济收益提高效果不大。
本文针对这种情况,创新性地推出稻虾共养模式
写到这里,综述也就结束了。
陆时羡开始写第一部分材料与方法。
首先是样本的来源,试验地的概况。
试验于苏省金陵市金陵区幸福镇幸福村进行,位于东经
然后是实验设计
emm,直接将之前设计好的实验照搬。
接下来是数据处理分析,就是把之前在实验室里的工作放上去就行了。
然后第二部分结果分析。
主要是对土壤还原性物质含量和稻虾共养模式产量、产值差异进行分析。
最后就是讨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