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苏关系的恶化从58年就有迹象了,
在炮击金门事件上,苏联老大哥觉得自己的威严受到了挑衅。
质疑我方,进攻金门这种大事为什么不跟他沟通,完全没把他当做老大哥。
实际上呢,我们早就阐述了,有自己的主权,且有能力解决国土问题。
国内自己的事务,无须跟任何人商量沟通。
59年十月,双方领导人产生了激烈争吵之后,苏联开始公开发表言论,抨击我方。
企图从外方的压力上,强迫我们低头。
印度为什么敢嚣张的骚扰我们藏印边境,其中部分原因也是中苏关系的持续恶化。
其国际地位还是不错的,在苏美两个超级大国的援助下,发起了不结盟运动。
可以说稳坐国际第三把交椅,有一定的话语权。
苏联更是提供了印度十几个师的武器装备,甚至还提供了米格战斗机的图纸。
老美这边呢,积极维持印度这个二五仔。
提供援助的同时,鼓舞他积极跟我军冲突,如果能打起来才好,老美就可以坐收渔翁之利了。
总之,在两个大哥的忽悠下,这个二五仔真的以为自己可以了,真的以为站起来了,频繁的在边境搞事。
60年初,我们还在努力发展国民经济当中。
我们好不容易迎来了和平年代,不怕战争,也不会主动挑起侵略战争。
基于这种条件下,关于中印边界问题,我们积极寻求和平解决方案。
在军部,
一群糙老爷们没那么多想法。
要干就干喽,老美咱们干过,
小日子咱们也干赢了。
二五仔赶来挑事,揍他娘的就完了。
作为东北地方的,暂时的第一负责人,孔捷应该充分关注边境问题。
南方边境问题自有其他军区负责,中苏东北边境地区,需要好好的勘察一下。
他决定组织部队,进行一次边境巡查。
不为别的,了解地形,做对抗前的准备工作。
一些事情可以不想,但不能不提前准备。
万一哪天苏联老大哥冲动了,要干一架,我们也不能仓促应战。
恰逢部队的第一次肃整结束,更换了一些部队领导,验证一下各部队的命令执行情况。
对于东北的战事,尤其是可能爆发的战事,孔捷有自己的想法。
虽说在漫长的边境线建立防御堡垒不太合乎实际,可边境线不得不防。
可以由小股部队,分批次驻扎,作为第一线视野。
后方做好纵深作战的准备。
一旦战事爆发,可顺势向后方撤退,以逐战逐退的方式,进行防御。以空间换时间,拉长战略纵深,退守到嫩江平原地带,在进行战略反击。
以苏联在东部的补给情况,漫长的补给线能拖垮他。
如果苏联投入核弹该怎么办?
孔捷目前的想法是,一旦苏联投入核弹,那必须在第一时间对苏区发动进攻,组织野战军跨过边境线,打入对方的地区。
而且是不惜代价的一路进攻,占领其大批土地,组建地方独立武装。
投入核武之后,核弹爆炸的地区必然污染严重,不适合生存。
必须打进苏区才是有效的办法,做好全民移居苏联的想法。
新年伊始,
孔捷这边的安排就开始执行了,以连队为单位,进行边境地质勘察。
详细绘制地形图,并安排各军区针对驻扎地形展开战术讨论。
以此作为攻防演练。
在中苏关系日益恶化的当下,孔捷的这种运作并未遭到抨击,反而是得到了军部的赞赏。
未雨绸缪,我们不主动,但也绝不被动挨揍。
另一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