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事演习结束之后,各个将官回到部队,开展地方部队的整训工作,分享在辽东半岛抗登陆作战的先进经验。
掀起了一股军演热潮,进一步促进了解放军内部的思想解放,提升解放军的核心战斗能力。
57年10月,又是一年国庆节。
孔捷在沈阳军区工作一年多,这一年以来,加强了部队现代化跟机械化建设。
组织营连团级干部积极学习苏联的先进经验。
中苏关系友好,并计划在11月份组织一次苏联访问工作,由彭帅带队,组织访问团前往苏联,意在维护双方的友好关系。
这次前往苏联的意义很重大,正是苏联十月革命40周年的纪念日,由彭帅、叶帅带队,组织了阵容庞大的访问团,庆祝这场盛事。
阵容之中有元帅、大将,以及装甲兵特殊司令员、海军司令员、空军副司令员及空军学院院长、军总部政治主任、总参谋长、后勤部长。
都是重量级人物,代表我国对此事的看重。
意在军事上进行技术交流,学习苏联的先进管理经验。
新中国成立以来,一直是按照苏联的军事管理理念去指挥解放军,很多部署及部门的优化都是按照苏联经验来走的。
基于国内的一些问题,也好向苏联专家去学习。
孔捷作为特殊作战方面的司令员,也被点名加入访问队伍,乘坐专机随同前往莫斯科。
跟一群大佬出行,他这个上将身份就拿不出来喽。
随便拉出来一个,不是当初的领导,就是现在的领导。
进行了为期数天的交流跟参观,可要参观核潜艇的时候,被无情的拒绝了。
此时的苏联指导人为赫鲁晓夫,为了维持双方的友好关系,可谓给足了他的面子。
奈何赫鲁晓夫对中的态度并不和善。
正式的交流结束后,
众人赢得了短暂的在莫斯科溜达的时间,孔捷穿着新式的军大衣,行走在莫斯科的郊外。
此处的雪更冷,比塞外的寒风还要割人。
同时让人心疼的,还是双方的军事差距,国力差距,以及工业差距。
苏联作为当时数一数二的军事强国,跟老美对抗,不管在军事上还是工业水平上,都是我们需要仰视的。
中苏关系的缓和期内,对我方提供了许多工业援助。
可涉及到军事核心,关于核武、核潜艇、导弹、卫星等事情上,对我方那是严格保密。
孔捷这边安排了一位懂俄语的向导,是从东北这边调到苏联参加学习。
本以为是一位男同志,
却不曾想是一位漂亮的女军官。
“您好,孔捷司令,我是沈阳电讯科科长顾雨菲,之前在沈阳敌后工作,解放胜利后安排到苏联进修学习。
本以为孔司令是年纪较大的老头子,想不到还这么年轻。”
“顾科长,你好,我是第一次到莫斯科,对苏联老大哥向往已久啊。”
孔捷抬头看向周围,
欣赏莫斯科的夜景。
作为在莫斯科住了三五年的顾雨菲,大方的讲解起当地的美景,以及一些特殊的风土人情。
孔捷本人听着她介绍,另一方面在脑海里思考电讯科,沈阳总务中的人。
这位顾科长,并未出现在他的视野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