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较于第五兵团跟第九兵团在北线的艰苦奋斗,
南线六个军打第八集团军似乎打的风生水起,还相对顺利。
一部分原因在于南线的温度好一些,部队又是第一批入朝作战部队,有了非常充沛的作战经验。
再加上棉衣棉服等物资准备充分,极大的补充了部队战斗力。
另一方面是部队在穿插包围上做的非常充分,多支部队相互掩护作战。
到目前看来,孔捷认为第九兵团最大的损失不是来自老美,而是来自恶劣的自然天气。
还有我军不充沛的物资。
如果准备足够的吃穿物资,陆军1师绝对没机会逃出包围圈。
兄弟们冻得发抖,饿的连冲锋都跑不起来,能够把美军赶出去,已经是极大的顽强了。
11月28日,
麦克阿瑟在东京召开会议,此人的面色阴沉。
25号回家过圣诞节的计划泡汤了,陆战1师损失惨重,从前线撤退了回来。
第八集团军面对层层进攻,也是不断败退,前线指挥官沃克更是快疯了。
“不行啊,打不过,志愿军太猛了,到处都是志愿军,再不撤退,第八集团军就完了。”
麦克阿瑟也觉得打脸,
三天前他给老美司令部汇报的时候还非常自然,
更是宣称圣诞节就能结束战斗。
结果此次会议突然一改话题,认为解放军已经逐步投入战斗,此次战役可能要升级,需要投入更多的部队支持。
局面甚至超出了之前所有评估,需要更多money,更多大炮、坦克、飞机。
司令部不想打理这家伙了,
三天两头的没一句实话。
讨论了半天,没有任何实质的答复,只是要求第八集团军跟第十军汇合,抱团取暖,避免再次被人穿插包夹,逐一歼灭。
麦克阿瑟不得不艰难的下达了全线撤退的命令,
基于我军整体的战斗局势而言,占据了绝对的优势。
敌退我进,这是很正常不过的事情了。
在接下来的战斗中,计划消灭敌军骑兵1师、第2师、第25师,各部队休整之后,持续向前进攻。
相较于北线第九兵团跟孔捷这边的惨烈情况,兄弟部队打的非常顺利。
各军联合穿插之后,将敌军第2师包围在内圈,以42军硬追敌军的骑兵1师。
六个军全线出击,对老美联军发动总攻。
白天是老美的战场,坦克、飞机轮番轰炸,以火炮对阵地展开炮火覆盖。
可到了晚上,那就是志愿军的天下。
看着第八兵团方向的战斗情况,孔捷是有心无力。
部队想要快速行军,必须克服严寒跟冰雪环境。
而且老美部队非常分散,往往一个营一个连就能形成单独的作战队伍。
可以调动飞机支援。
即便他能看到敌军的部署,到实际战斗的时候用处不大。
想要消灭敌军的一个连,至少得三五倍的兵力围剿。
否则在坦克跟飞机支援下,敌军可以轻松的撕开包围圈,然后顺势跑路。
这种情况下,已经不是解放战争那种局势了,老美的火力之强,步兵炮兵的配合默契,再加上飞机掩护,真的是立于不败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