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问之下,潘凤得知在他率大军在外征战的这段日子,巨鹿魏氏耐不住寂寞跳反了。
暗中频繁联络别的世家,打算联合起来迎立袁绍,将自己杀死或赶出冀州。
截止他回到邺城这天,已经有二十多个世家响应。
魏氏煽动其他世家搞事共有三大理由。
其一,老调重弹,潘凤身份低微,没资格执掌冀州,凌驾在各大世家之上。
这一点,潘凤没法反驳。
总不能怪自己没穿越成大汉皇室和世家子弟。
这种事和投胎一样没得选的。
其二,潘凤未能攻下上党郡,先前许诺的马场和矿场无法兑现。
这不但体现潘凤能力差,奈何不了袁绍,只会大放厥词,而且证明此人不注重承诺,随意背约。
然而这一点潘凤是不认的。
他要比袁绍差劲,冀州轮的到他?
至于不注重承诺,他又没承诺什么时候攻下上党郡,算哪门子背约?
其三,黑山贼袭扰郡县,没有第一时间赶回来保护世家的利益,而是带着大军去征讨曹操。
在魏氏看来,这点是最难以忍受的。
因为巨鹿郡隔着黑山很近,黑山贼其实是黄巾贼。
而当初黄巾之乱,魏氏损失惨重。
当黑山贼出现的时候,别的世家无法设身处地去体会魏氏心里的恐惧和怨恨。
所以魏氏才会死灰复燃,迫切想将执掌冀州军政大权换成同样出身世家的袁绍。
哪怕袁绍被潘凤撵的到处跑。
可站在潘凤的立场,像魏氏这种和他作对的世家,被黑山贼屠戮一空,最好不过。
从荀谌口中得知前因后果,又召集麾下所有谋士的潘凤,淡然问道:“魏氏之事,该如何解决?”
说着说着,嘴角浮现一抹嘲意:“毕竟世家之间盘根交错,一个处理不当,将动摇冀州根基。”
荀谌拱手道:“以我之见,侯爷不必太过理会,魏氏之所以想迎立袁绍,不过是不敢出头,想借袁绍之力对付侯爷。”
“可有侯爷在,袁绍哪敢轻易回冀州?难道他不怕死在侯爷手上吗?而魏氏若无袁绍这类大树撑着,就如那藤蔓,永远立不起来。”
“因此不足为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