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情并不都是有了决定马上就得去做的,还有更重要的事。
比如,睡觉。
只是,生前何必久睡,死后自会长眠。
天还没亮,李二就已经醒了,今天已经是起得很晚了。
那盏灯非人造物的灯,仍在散发着淡黄色的光芒。
李二的动作很轻,但是仍然将长孙惊醒了。
“二郎,现在是要回宫去么?”
长孙看见李二起来了,连忙着也想起来伺候李二穿衣,心里想着一会走快点,赶上每日的常朝。
却被李二给按住了,有些歉意地说道:
“观音婢你醒了?要不再多睡一会吧,今天就不上朝了。”
“这怎么行呢。”
长孙挣扎着就要起来。
李二怕弄疼了她,松开了手。
“时间已经赶不及了,天马上就要亮了,你还是多睡一会吧。”
长孙却是不听,只是劝说:“天下才刚刚安定下来,国家仍是百废待兴,而陛下就要开始怠慢朝政,贪图享乐了么?”
李二无奈,只能起来任由她帮忙穿衣。
想了想,才又多说了一句:“观音婢,迪兄是当世奇人,我来这是为了寻求良策,并非是怠慢朝政。”
“难道迪县男的才能还比得过满朝文武么,能让陛下多次前来,甚至连早朝都不顾,怠慢房玄龄杜如晦等诸多重臣。
即使是迪县男才华横溢,陛下也不妨召其入宫奏对便是了。我是在担心的是,迪县男这里如此奢华,怕陛下会沾染上恶习。”
李二默然,就这么听着长孙的劝谏,闭着眼睛,也不反驳,心里在想着事情。
渭水之盟,六骑单刀赴会。
两个文官,高士廉,房玄龄。
三个武官,周绍范,安元寿,李孟常。
都是些可信任的人,只是当时的侍中高士廉被一气之下贬去了益州,才过去不到一个月,却是不好调回来。
房玄龄,杜如晦或多或少都知道些迪兄的神异,再加上平日里诸多大事都是经由他们之手去操办的,是不是向他们要多透露点,但若是他们反对了,又该如何做?
衣服有些繁琐,穿起来有些费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