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可不想引起任何意外。
不过后面还有时间,他准备在科试后,跟卫惊鸿商量一番,他们三搬到东院去住。
科试如约而至,跟院试一样,还是考一天,二道四书题,一道五经题。
这次运气不算太好,只碰上一道五经原题,好在四书他读的稍微透彻一点,破题都没问题,结合《科举全书》的相近题的数篇文章,进行搭接重组,再重新整理,总算整出来两篇文章来。
这次有惊无险地过了,只拿了个二等第三。
而第一等共有五十人。
按照往年的乡试录取名额来看,南直隶的差不多有四十人左右,不过今年是恩科估计会加名额,看来凭自己的真本事,还是够呛的。
科试后,他与卫惊鸿提了去东跨院的事,不过卫惊鸿没同意,反而是关闭了青竹别院,以不见外客为由,把西院锁了。
为此,她特地让卫剑每人与那些借宿的秀才们一些钱财,让他们去街上另寻住处。
秀才不仅没生气,反而很开心,只因这钱给的不少,不仅够他们做,就是吃也是够的,也算是仁义之至了。
哪怕走了,还帮她宣扬名声,一传十,十传百,这侠名可就这么来了。
而萧华趁机独占据了西院,不过他的屋子虽然在这里,并不睡在这里。
“乡试前,还有大半个月,此时再复习怕也是来不及了,不如我们押题练习吧!”他提议。
“太华说的甚是!我早就有这个意思了!”罗胜赞道。
“不过,时间太短,为了不分心,考试前大家都别出去了,就守在屋里,你们看如何?”他再次提议道。
二人想也没想,都同意了,毕竟考试前除了看书,也没有别的事可做。
“今天要是想出去准备的,快去快回,后面我让人锁了门,专心读书。”
于是,在他二人准备好后,将西院的门锁了,平时饮食皆由卫剑那边来送。
为了不显突兀,他建意每个人都进行猜题押题,也就是说每天三人各出一题,然后三人以这些题各写一篇文章。
上午写完文章,下午开始相互修改点评,提出修改意见,往往直到晚上才能改出一篇真正不错的文章来。
不过,每次他写的文章,都是他自己的,并不是卫惊鸿修改的那份。
只是晚上的学习讨论,他是不参与的,二人也是见怪不怪,知道他要回那边过夜。
晚上,后院里。
卫惊鸿与他讲解今天新修改的文章,只是讲着讲着,二人的注意力明显不在这上面。
他现在慢慢发觉,这种事容易上瘾,特别是在这娱乐不发达的时代。
没有电视,没有平板,更没有手机电脑,这大晚的,又能做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