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周皇帝的名讳最好避,因为几乎都是生僻字,有的还是额外造出来的字。
但像这些主副考官的名字,却要重点注意,这点考前的晚上,卫姐姐就与他强调过一遍,哪些字是需要避讳的。
这彻字,正是祝彻,主考官之名。
避讳有三种办法,一是空格不写,二是通假字,三是抽笔画。
空着不写,这句意就不完整,他一时两会也找不到合适的替代字,想了想决定用抽笔画来写,就是将这字的部分笔划省去,不写全字,这样字是残缺的。
这样阅卷时主考官不仅能明白句意,还能知道他是在避讳,自己得到了尊重。
全部检查妥当,他这才将两篇文章一字一字地誊抄上去。
写完后,比上回县试时用的时间还短。
主要是有了经验,时间分配上,更加合理一些,晾干答卷,小心收放好。
这回他没再睡觉,吸取了上回的教训,独自坐在考棚里发呆,发呆久了,就容易打瞌睡,可是对面的那几位考生,也有在睡觉的,却不见有考官过来。
是不是考生太多了,主考官根本不会一一巡视?
挨到中午,军士送来饮食。
一个粗瓷碗盛着半碗发黄的米饭,上面盖了一份煮的烂乎乎的白菜。
嗅了嗅气味,好家伙,原味的,一丝油火味都没有。
“呸,呸,这什么米!”
他吃了一口米饭,这味道不仅呛嗓子,还硌牙,“这是黄芽米!”
想想也是,供给四五千人的伙食,怎么可能好到哪去,更何况仅一项伙食开支,这经手官吏就能挣不少钱,只要不闹出事,就没人管。
沉年的黄芽米要么是收割不及时,泡了水变黄的,要么是盛放时间太久发黄的,米质很差,吃起来跟稻草一样。
只是这黄芽米里还有沙石,这群人真是贪的毫无底线!
此时也传来,不少考生的唉声叹息,大多数考生的家庭条件都不会太差,至少都是衣食足的人家,平时肯定不会吃这么差的饭食。
真正吃不起饭的人家是不会读书的,当然家道中落的除外。
他将碗扔回盘子里,一口不吃,此时才觉得卫姐姐考虑周到。
就想着若是日后得中,多少还得感激人家一番。
他早上吃的多,中午并不算太饿,忍一忍到黄昏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