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坚替袁术摆平了南阳太守,作为回报,袁术便表奏他豫州刺史。
董卓没犹豫多久就答应了。
其实从这里就可以看出,众诸侯一开始起兵的目的是为讨伐董卓。
慢慢地,进攻受阻后,大多数诸侯会盟的本意演变成索要地盘,索要官职。
只有极少数人仍心系朝廷。
程远志就感觉到,此时此刻,对大多数诸侯来说,盟军更像是与董卓谈判的筹码。
谈的拢,诸侯们就休兵休战观望。谈不拢那就开打,就算打不到董卓以皇帝的名义给出封赏。
也要烦到他以皇帝名义给出封赏!
因为刘辩已死,刘协的帝位即使有疑问,也没有其他选择了。
除非另立宗室为皇帝。
众诸侯打着讨伐董卓的旗号,作战的对象却是朝廷――被董卓掌控的朝廷士兵。
严格来说,众诸侯在大义上是站不住脚的。
无论如何遮掩,都无法回避他们在攻打朝廷的事实。
这也是众诸侯受阻虎牢关后,便畏惧不前的原因之一。
只不过王睿和张咨死的有些冤了。
或许对他们来说,生在这个时代,本就是个错误。
谁又说的清呢……
……
中军大营中,盟主袁绍与众诸侯把酒言欢,庆祝前番旗开得胜,把董卓压制在关上不敢冒头。
一名探马快步跑了进来,禀道:“孙坚被朝廷封为豫州刺史、袁术被封为南阳太守,袁射被封为河内太守!”
“什么?”
众人俱是一愣。
袁绍的眼珠子都差点从眼眶里射出来。
大家会盟于此讨伐董卓,结果前脚刚打了一仗,这三个人后脚就得到了封赏?
袁绍悚然起身追问:“朝廷当真封孙坚为豫州刺史?”
探子回道:“千真万确,圣旨已到孙坚营中。”
这下所有人都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