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祸沛国老家四年后,想必此时的曹操,志向已经由大汉征西将军,变成了割据一方了吧。
程远志并没有等太久。
翌日上午,曹操就来了。
他身高约六尺余,长须,浓眉大眼,双目炯炯有神,行走间身姿果敢,颇有英武之气。
“沛国曹操,见过足下。”
“常山袁射,久仰足下大名。”程远志连忙拱手还礼。
曹操这么客气是他没想到的,论年纪,他比曹操小七岁、论资历,自己是白身,曹操已有侯爵在身,历尽世事。自己着实有些当不起足下这个尊称。
自春秋战国之后,足下便是敬语,大致相当于“您”,不仅是臣下对君主,同辈之间也可以用"足下"来称呼,无论是下对上,还是同辈相称,"足下"都带有足够的敬意。
两人寒暄着,入了中堂,分宾主坐定。
因此时两人都无官职,不适合讨论时政,程远志就说道:“不知孟德兄居家四载,治何经典?”
曹操连连摆手:“寻章摘句、引经据典,那是迂腐书呆子们的事情,与安邦治国毫无关系,操不做此类。”
只一句话,曹操就将话题给拉回到时政时事上了。
程远志无奈,只好顺着话题往下接:“孟德今日之志,莫非仍是大汉征西将军?”
“然也!”
见曹操一脸义正言辞,程远志也不点破他,颌首道:“汉室颓废,人人自危,足下之志令我敬佩。”
这话接的太客气,曹操一时没有接话。
大厅里陷入短暂沉寂。
少顷,他沉吟道:“我听闻足下三战乌桓,灭其青壮三十万,果有此事?”
三十万?好家伙,这谁传出去的,吹牛皮不上税啊。
三次加起来,总共也就灭了十三万乌桓人不到剩下都跑了呀。
人家有马,见势不妙就溜,谁能拦住?
程远志打着哈哈道:“此乃以讹传讹之言,最不可信,灭乌桓之事,皆为上党太守张扬之能,我只是从旁协助而已。”
“诶,足下休要过谦,不妨与操说一说,这八百破五万,究竟是如何做到的?”
“……”
推辞不过,程远志只好将第二次乌桓之战详细说出。
期间添油加醋,去精添糟,将功劳推给乌涂那冒进,绝口不提自己事先建造水库的谋划,只说修水库为民灌溉之用,恰好碰到乌桓来攻,遂用之。
曹操听后,久久沉吟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