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乾,承继皇业,总领乾坤,单单是这个名字就说明了陛下对太子的期望之意。”
“武德三年,尚在襁褓之中的太子被封为恒山王。武德七年,徙封中山王,同时陛下更是将陆德明与孔颖达这两位儒学大师双双任命为秦王府十八学士,令他们教导太子儒学经典。”
“乍一看陛下对太子的恩宠甚重,颇有用心培育太子,希望其能够继承大统的意思。”
“但是您真的是这个意思吗?”
毫不畏惧地看着李世民,冯智彧最后的那句话几乎是一字一句地说出来的。
“你都说朕对太子恩宠甚重,那朕还能有什么意思?”
“看来陛下还没能明白,那臣就再多说一些。”冯智彧突然笑了起来,似乎是在嘲笑李世民。
“武德三年,陛下与皇后的嫡次子出生,陛下为其取名为泰,小字青雀。”
“这位皇子甫一出生就被太上皇册封为宜都王,而按照礼制,作为当时还是秦王的陛下您的儿子,这位泰皇子日后能达到的最高程度也不过是从一品的君王。”
“然而事情并未停止,次年,泰皇子被进封为卫王,还被授予了上柱国,而就在去年,您甚至将年仅九岁的泰皇子改封为越王,并且封为扬州大都督与越州都督,封地多大二十二个州!”
“而同时受封的恪皇子封地却只有八个州。”
“您让别人怎么想?让恪皇子怎么想?让太子怎么想?甚至……”
“您让泰皇子怎么想?”
所谓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冯智彧的每一句话每一个字都重重的击打在了李世民的心上。
可是,冯智彧的话却并没有因此而停止。
“陛下,现如今我们两家已经是站在了同一艘船上,说句大逆不道的话,您这么做会给以后留下极大的隐患。”
“臣之所以不同意这件事不仅是因为宠溺舍妹,更是因为这件事充满了不确定性,若是有朝一日臣担心的事情真的发生了,作为太子妃的舍妹会如何?又会对我们两家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李世民满满的低下了头,让冯智彧看不清他脸上的表情,更不知道他心里在想些什么。
许久,李世民猛地抬起了头,注视着冯智彧的目光炯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