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强的话,非君子所为;
更何况朱瞻基还是大明皇族,更要多注意一些影响。
“剑心你个小妮子,给本太孙等着,老子早晚会把你征服!”
朱瞻基骑在战马上,眼望着十不存一的鞑靼兵,思想却游走在九天云外了。
“大汗,万人战,我鞑靼一万儿郎,十不存一,我们败了!”
穆托满脸愧色,满身血迹,跪倒在朱瞻基战马前,
“请大汗责罚!”
“穆托将军,本王看了整个战斗经过,败不再你,更不在我鞑靼儿郎,而是明军的弓和弩,实在太强悍了,咱们的弓和弩,根本比不了!”
“咱们对明军的武器装备认知,明显不足,是本王没做到知己知彼,罪在本王!”
朱瞻基满脸悲伤,把失败的责任,全部揽在自己肩头。
此话一出,还在苟延残喘的鞑靼士兵,包括铁木,铁虎、铁豹等军中将领,心中生出一阵感动。
心说,跟随这样的大汗,是我等之幸!
以后,谁要是对大汗有微词,俺们第一个不答应!
如今,一平一负,局势明显对鞑靼不利。
因为根据站前协议,若三局双方都是一胜一平,则算鞑靼胜!
最后一战,五万人阵法战,至关重要,鞑靼只能胜,不能输!
平都不行!
明日,就是最重要的生死战。
当朱瞻基更让人鸣金收兵时,忽然有士兵汇报:
“报,十万火急,我们的背后,发现大批明军,同时发现黄龙御旗,应该是大明皇帝朱棣御驾亲征的军队!”
朱瞻基一听,顿时傻眼了,急忙问道:
“距离我军,还有多远?”
“不到十里,他们的先锋部队,距离我们更近,已经做好了冲锋的准备!”
探子再报。
卧槽,朱瞻基脑门子上顿时一万头草泥马在狂奔。
千算万算,咋就把自己的爷爷朱棣给算漏掉了呢。
算算时间,最后一次给朱棣的信件,他应该收到了啊。
可是,如果他收到了信件,根本不会在这个时候出现在自己的大后方,而是会安静的在长城边,喝着小酒,和鞑靼百姓坐着十分不等价交换的贸易。
朱棣确实没有收到朱瞻基至关重要的信件;
因为他改变了行军路线,信使却是按照既定的路线去送信的,所以完美错过。
……
此时,正骑着战马的朱棣,接到探子的汇报。
“前方发现大批鞑靼兵,鞑靼大汗本雅失里也在军中,整个鞑靼兵合计二十万,正在和驻扎在奴儿干都司的朵颜三卫等明军对峙。”
“二十万鞑靼兵?战况如何?”
朱棣一听二十万鞑靼兵,和朵颜三卫对峙,心里充满忧虑,心说感情是鞑靼知道自己的大孙在奴儿干都司,准备破釜沉舟,活捉自己的大孙,然后好要挟他。
“战况并不激烈,但很惨烈,今日双方只出动大约一万人投入战斗之中,结束的也很快!”
“双方损失如何?”
朱棣很关心这个。
“明军完胜,几乎没有伤亡,鞑靼惨败,生还者十不存一。”
探子汇报。
朱棣很奇怪,看了一眼身旁的于谦,问道:
“于谦,你来给朕分析分析,鞑靼为何会有如此怪异举动?明明有二十万大军,却只出动一万人?”
“令我百思不得其解的事,对抗的明军,竟然也只出动万人,竟然还全胜?”
于谦刚开始听到鞑靼有二十万大军在攻打朵颜三卫,也是满脸凝重。
可是后来听说鞑靼兵没有让二十万军队一起攻打朵颜三卫,反而用一种匪夷所思的方式攻打。
双方居然不约而同发动了万人作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