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孙聪慧,陛下给臣说,想要钱,找太孙。”
郑和赶紧回话,
“陛下还说了,只要能让太孙高兴了,你出海这点钱,太孙一个人就能给你筹备齐喽。”
“所以,您就大晚上的跑到太子府,来找我,皇爷爷还真看得起我。”
朱瞻基一脸无奈的说道。
“太孙,还请释以援手。”
郑和恳求。
扬帆出海,环球旅行,探索未知海域,接触别国的人和风物,是他毕生所愿,毕生梦想;
若因为钱粮问题,让扬帆出海搁置,他会万分沮丧。
“国姓爷,钱粮我可以帮你想办法筹备,我想问一下,你之前几次出海,都遇到过哪些艰难险阻,说不定我还能帮你准备些别的东西,让你此次扬帆出海,更顺利些。”
朱瞻基认真的问道。
“多谢太孙关心。要说之前几次出海,遇到了哪些艰难困苦,臣以为有以下几点;”
“臣每次下西洋,组建的船队每次少则百只,多则二三百只,这么大的船队出航,要想保证船队的组织联系和队形,并非易事;此其一也。”
“因为船多,所以船上的人员多,每次都超过万人,最多时达二万七千八百人,这么多人的粮食、淡水、菜蔬、穿戴用度等一应物资,一天的消耗量都非常惊人。
何况我们要在海上航行十几天、几十天才能达到一处靠岸地补充给养,仅此一项开支就非常庞大,做到保证供应是非常困难的。此其二也。”
“大海无风三尺浪,若是遇上台风等恶劣天气,船队要经受大浪和雨淋之苦,而且有偏离航向、触礁、搁浅的危险。此其三也;”
“沿途各国的语言、风俗习惯各不相同,要完陛下交办的宣诏、修好、赐封、贸易等项使命,是一件很难的工作,此其时也;”
“此外我们还要面对个别不友好国家的怠慢、生活用品一时的短缺、海盗的骚扰和袭击等。”
郑和一五一十,详细认真的述说。
因为亲身经历过,所以说起来,头头是道,逻辑思维很强。
朱瞻基认真听完郑和的讲述后,郑重朝郑和鞠躬,道:
“国姓爷,您辛苦了。为了大明,为了永乐帝,您辛苦了!”
“不辛苦,臣毕生最大的心愿,就是走到世界的尽头,看看世界的尽头是什么样子,然后就死而无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