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瞻基赶忙回答,心说或许有机会帮耿通说几句话。
“哈哈哈,《大明律》确实不好读,更别说精通了,你能为了把事办好,竟然用心研究《大明律》,爷爷很欣慰啊!”
朱棣心情一下子又好了起来。
“纪纲的案子,进展如何?”
“回爷爷的话,进展稍显缓慢,孙儿正在积累总结审案子的经验,相信接下来就会进展快些。”
朱瞻基小心的遣词造句,想找到引出耿通的话题。
“可是眼下有更重要的事情让你去办,那就是宝庆公主出嫁的事情;”
“爷爷想给她最丰厚的嫁妆,可是年关将至,户部银两周转困难,爷爷内库的钱,也捉襟见肘;所以啊……”
朱棣话没说完,就对朱瞻基使了一个你懂得的眼色。
“爷爷想让孙儿筹集银子?”
朱瞻基自然心领神会,昨晚自家老爹就给自己说过银子紧缺的事情。
“嗯,算是爷爷私人借的,如何?”
“可是爷爷,周新天天缠着孙儿不放啊,说什么孙儿是主审,他只是协助,我不在,纪纲的案子审不了,孙儿实在抽不开身啊!”
朱瞻基一脸为难的样子。
“他娘的周新,要不是咱知道你是直臣,早就点了他娘的天灯了。”
朱棣骂完,随即乐呵呵的说道,
“大孙,对周新这样的直臣,打也好骂也好甚至流放也好,就是不能杀,因为朝廷需要这样的直臣!”
朱瞻基深以为然的点点头,心里却在腹诽:
爷爷,您老教育我,一套一套的,可是历史上的您,为啥把周新杀掉了呢?
“所以啊,爷爷,这筹集银子的事儿,孙儿恐怕抽不开身啊!”
朱瞻基两手一摊,露出很无奈的样子。
“谁说你抽不开身啦,朕这就下旨,让他周新全权负责审理纪纲的案子,同时再从大理寺调派几个官员,协助他,不就齐活了。”
朱棣微笑着说道。
“嗯,还是爷爷考虑的周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