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之间的矛盾激化到无法调和时,农民阶级就会爆发出最强烈的反抗,那就是起义;”
“远的不说,就说距离我们最近的事情;元朝末年,民族矛盾以及阶级矛盾日益激化,再加上天灾频繁,走投无路的贫苦农民铤而走险,起兵造反。”
“当年洪武大帝太祖爷,也曾是一介布衣,走投无路之际,也加入了义军,后来就有了大明朝。”
“各位大人,对历史都了如指掌,自然会判断出小子刚才说的,是否有些许道理;”
朱瞻基说到这里,停住了。
他需要观察一下大家的情绪,尤其是朱棣老爷子的情绪;
如果朱棣老爷子听得下去,不发彪,那么朱瞻基就还能再多说几句;
如果朱棣老爷子面露难色,说明老爷子生气了,那么自己就少说几句,或者说几句让老爷子心情愉快的话题;
毕竟刚才自己一番石破天惊的言论,不仅给这些大学士的认知带来极大的冲击;
同样给朱棣老爷子也带来了极大的认知冲击;
让朱瞻基诧异的是,朱棣居然一脸淡定,甚至还朝着朱瞻基面露微笑;
就连太子朱高炽,也似乎没有太多的诧异,在优哉游哉的躲在角落了品茶。
唯有众位大学士,陷入了沉思;
整个御书房,不知何时,陷入一片沉静之中;
良久,朱棣率先打破了沉静。
“臭小子,你嘚吧嘚吧说了这么多,把咱的臣子们都说无语了;”
“既然你说有矛盾,那你给咱说说,这个矛盾,该如何消除?”
朱瞻基听完朱棣的话,心说:
“爷爷啊,在封建社会,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之间的矛盾,是无法消除的,因为这种矛盾是封建社会这种体制决定的;”
“如果非要消除,那么只能推翻现有的封建社会制度,重新建立一种新的更高级的社会制度;”
“如果按照历史发展的规律来看,取得封建社会的,是资本主义社会;”
“但资本主义社会经过实践证明,也无法消除阶级矛盾;”
“或许唯有共产主义社会,才能真正意义上消除阶级矛盾吧,二十一世纪的华夏,就在朝着共产主义社会发展;”
“虽然才发展到一定阶段,就已经显现出强大的生命力,而且随着发展的深入,华夏在全世界的影响力会更大,综合国力会更强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