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观朱棣一生,只生了是个儿子,五个女儿;
其中最小的儿子,还夭折了;
对于拥有三宫六院七十二妃的一代帝王来说,四儿五女,实在太少了;
所以他希望自己的儿孙们,能够多多生养;
看到朱棣落寞的神色,朱瞻基避免有些心疼。
史书上,对朱棣子嗣少,有很多中说法。
其中主流分析有几点。
第一个观点:靖难期间,朱棣心理压力太大引起的后遗症
建文帝登基后,疯狂实行削潘政策,把诸王往死路上逼;
朱棣走投无路,发动靖难。
可是靖难路上并非一帆风顺,而是一波三折,朱棣经受的压力和考验也是常人难以承受的。因为一旦靖难失败,朱棣全家必死无疑。
史料记载:
“王荡其左,景隆兵乃绕出王后,大战良久,飞矢雨注。
王三易马,矢尽挥剑,剑折走登堤,佯引鞭若招后继者。
景隆疑有伏,不敢前,高煦救至,乃解。”
白沟河之战,朱棣和李景隆六十万大军作战,朱棣换了三匹战马,剑被砍断,几乎败势已定,此时对朱棣的内心有多煎熬,多恐惧。
我们现代人知道靖难是一场成功的战争,但当时的朱棣并不知道;
对朱棣来说,发动靖难,会产生什么样的后果,他无法预见。
朱棣跑到高处佯装有援兵救援,且关键时候李景隆帅旗突然折断,加上朱高煦的奇兵救援,才反败为胜。
建文二年,在东昌之战中,朱棣被老对手平安杀得溃不成军,损伤万余名士兵,朱棣的左膀右臂张玉也战死沙场,这是一个多么凄惨的结局。
张玉是靖难的最重要将领之一,他的死对朱棣打击巨大,这一次失败可能是永远的失败,如果朱棣无法重振旗鼓,那么失败在所难免。
正是这巨大的战场压力,有可能令朱棣出现健康问题,其继位之后再也无法诞下一子;
第二个观点:痛失所爱,三千弱水只取你一瓢
朱棣的三个儿子朱高炽、朱高煦、朱高燧都是徐皇后所生,这也间接说明了朱棣和徐皇后的感情很好。
徐皇后去世时,朱棣悲痛万分,在灵谷、天禧寺就行大斋,听取群臣的祭祀,由光禄寺准备祭祀用品。
史料记载:
“帝悲恸,为荐大斋于灵谷、天禧二寺,听群臣致祭,光禄为具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