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孙爷,草民斗胆发几句牢骚,您就不该来!”
金彪走到朱瞻基身边,大声说道,
“河南洪灾,危险重重,您是千金之躯,您要是有个好歹来,叫俺们河南百姓,如何给皇爷交代。”
朱瞻基没想到金彪会如此说话,心里颇有些感动,动情的说道:
“不亲赴第一线,我心难安啊;”
“现如今,河南数十万百姓受灾,正处于水深火热中,对未来,充满悲观失望;”
“我来了,是代表朝廷,代表陛下来的,别的帮不上,至少能让百姓心安!”
“至少,能让百姓知道,朝廷没有抛弃他们,没有对他们置之不理,而是正在积极努力的筹集粮食,药品等,正在努力的抗旱救灾!”
金彪听完朱瞻基的话,异常激动,转身大声对跟随自己一起逃难的五六百难民道:
“乡亲们,太孙的话,你们都听到了吧。”
“朝廷没有抛弃我们,朱棣爷没有抛弃我们,他把太孙派来了,太孙来了,河南百姓,就有主心骨了,就有救了!”
五六百难民们再次跪地谢恩,口中大喊:
“永乐爷万岁万岁万万岁!”
“大明,万年!”
“太孙,好人!”
……
“金彪,你的这些个乡民,也都是泥瓦匠么?”
朱瞻基如有所思的问道。
“太孙爷,俺们村,泥瓦匠偏多;”
“其实俺们也会烧制青砖,都是自己瞎琢磨出来的。”
“因为俺们手艺好,造出来的房子质量好,耐用,周围百八十里的庄子,都会请俺们去;”
金彪一脸自豪的说道。
“好,我知道了,一会你把你们村的泥瓦匠都组织起来,跟着我一起,去河南,灾后重建,你们将是主力。”
“你们的家眷,我会派人妥善安置,等洪灾过去,你们重建家园后,再接他们回去。”
朱瞻基对金彪的淳朴忠厚,甚是喜欢,他决定把水泥的生产技术,交给金彪,日后让他教会更多的人学习水泥生产技术。
尤其听说金彪会青砖烧制,那么是不是自己再稍加指点,金彪就能掌握红砖烧制技术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