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监涂德海失魂落魄的递给朱棣一个奏折,道:
“陛下,河南布政使杨浩然冒死上奏,河南特大洪灾!”
朱棣听闻,原本愉快的心情,瞬间跌入低谷,异常严肃的说道:
“念!”
涂德海颤巍巍的打开奏折,深深舒了一口气,使尽浑身的力气,大声念道:
“臣河南布政使杨浩渺泣书上奏:”
“自夏至秋,豫省淫雨,经月未止,雨量之大,多年未有;”
“黄河、淮河、汉水及其支流,水位都涨3米以上,纷纷泛滥,冲毁堤坝数十处;”
“有上蔡、商水、临颍、汝南、舞阳、西平、项城、扶沟、太康等数十县,皆成泽国,灾情惨重;”
“河南开封、许昌、周口等地,也深受洪水破坏,街头水深三尺,房倒屋塌不计其数;”
“全省境内庄家几乎全部淹没,百姓死伤无数,数十万灾民,流离失所,食不果腹!”
“若决堤不能控,皖苏也无法保全。沿线近百个县,中原大地都将”
太监涂德海早已失声痛哭,泣不成声。
听完太监涂德海念完奏折,奉天殿内,一片静悄悄。
所有人,都能感受到河南布政使杨浩渺奏对中,字里行间里,那种撕心裂肺的痛。
河南,自古以来都是兵家必争之地,拥有千里沃土,一马平川的原野,是粮食的主产地之一,更是华夏文明的发源地之一。
然而,河南,自古多灾多难!
水灾频发。
“只前朝蒙元时,黄河就大小决口共计八十余次。大明建国近五十年,又决口数十次!”
朱瞻基忽然想起前世时,影响最深刻的,有清晰文字记载的,是1975年,河南洪灾。
1975年8月的75·8河南溃坝事件,这场洪灾导致河南60多座水库溃坝,近1万多平方公里受灾的事件。
根据《中国历史大洪水》的记载,河南省有29个县市、超过23万人死难。
1780万亩农田被淹,1015万人受灾,六百八十万间房屋倒塌,一百公里的京广铁路被毁。
在那几天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