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不过惧怕永乐的威压,才把所有功劳都冠在他的名下。
如此一来,岂不是把永乐帝弄得里外不是人,别说被天下百姓爱戴了,恐怕会更加激烈的声讨吧。
别忘了,永乐帝本来在百姓心中的形象就不好,大家暗地里骂他窃国贼。
如今刚被太孙强行大肆吹捧了一番,如今在百姓心中的正面形象直线上升;
他绝对不允许任何人,随意破坏他好不容易才建立起来的完美形象。
所以朱瞻基决定反击了。
“黄公公,前几日你不在金陵,有些事你不知道,正所谓不知者不怪。”
“本太孙还是给你普及一下,免得你说错话,死了都不瞑目。”
“英雄慈善基金会是皇上提议创办的,并直接从内库捐银二十万两;”
“梦想是皇上说的,是皇上给大明六千万百姓的承诺;”
“《精忠报国》是皇上写的,是对大明儿郎的期望和勉励;”
“当时的场景,数万百姓高呼吾皇万岁,声音震天,响彻云霄。”
“这数万人,各自回家后,张嘴闭嘴赞扬的,必定都是永乐帝,顶多会顺带着夸奖我这个太孙几句。”
“怎么到你嘴里,就变成了四野百姓争相传颂太孙之名了?”
“你是在哪里听到的,要不咱们派锦衣卫前往,再打探一番?”
朱瞻基异常严肃的说道。
朱棣皇帝依旧一言不发,双眼在黄俨和朱瞻基身上不停的看,似乎在思考什么。
“啊,原来这些,都是皇上的手笔啊?”
太监黄俨故作惊讶的问道。
“怎么,难道黄公公认为皇上写不出《精忠报国》这种荡气回肠,豪迈雄壮、充满家国情怀的歌?”
“还是黄公公认为皇上说不出那个梦想?”
“更或者说,黄公公认为皇上根本不会体恤伤残退伍老兵、烈士家属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