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哈,好,黄俨,朕就知道你是个能干事,会干事,也肯干事的人,朕心甚慰!”
朱棣的心情更好了,看向黄俨的眼神,都充满了欢喜。
太监黄俨看到太孙朱瞻基侧立一旁,赶紧上前问安。
“内臣见过太孙。”
“黄公公好。”
朱瞻基不咸不淡的应付。
因为就凭黄俨刚才那副谄媚的嘴脸,朱瞻基就打心眼里厌恶。
不是一类人,怎么着都尿不到一个壶里。
“太孙,咱家在归来途中,乡野百姓争相传颂太孙之名;”
“还说都是太子爷教子有方,大明未来可期,那场景,很壮观。”
太监黄俨的声音依旧好听,似乎在恭维朱瞻基。
但朱瞻基听完,心中却在骂娘,你个狗杂种,刚回来,就开始给老子使绊子。
你当着皇上的面,说乡野百姓争相传颂太孙之名,说太子爷教子有方,还说什么大明未来可期。
这他娘的是恭维的话么?
这话让皇上听了,会咋想?
乡野百姓,只知道颂赞太子太孙之名,却不知道颂赞永乐大帝之名;
是何道理?
还说什么大明未来可期。
难道永乐当朝,大明就不可期么?
什么叫话术,这就叫话术!
绵里藏针,杀人于无形。
太监黄俨一句话,直接让朱棣皇帝对太子朱高炽和太孙朱瞻基,心生不满。
“哦,黄公公,百姓因何事夸赞我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