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使王朗大人,您要不要让本太孙口下留情?”
朱瞻基把矛头直指王朗。
“太孙,需要诈我,身为言官御使,老夫不做亏心事,不怕鬼敲门,有本事你尽管说就是。”
御使王朗义正言辞的说道。
“王大人,可能你不知道吧,本太孙在锦衣卫带过一段时间;”
“嘿嘿,对您的过往,我格外关注过哦。”
朱瞻基坏坏的笑道,随即从怀里拿出一本小册子,翻了几翻,找到几页,撕下来,递给了王朗。
王朗本不屑一顾,但瞄了几眼后,脸色煞白,浑身颤抖,冷汗如雨,扑簌簌的直往外冒。
“王大人,我今日给你,也给朝廷留点体面,你回去直接自首吧。”
朱瞻基说完,越过王朗,朝着一帮国子学监生和言官们,挥了挥手中的小册子,微笑道:
“你们还有谁,想在本太孙面前说自己身正不怕影子斜,想说自己不做亏心事,不怕鬼敲门的,请你站出来!”
“本太孙绝对会成全你,帮你们想想,你们曾经的某些个好玩的事情,嘿嘿。”
朱瞻基此言一出,国子学的监生和言官御使们,傻眼了。
心说,谁曾经没有点丑事或者糗事啊,更或者昧着良心做了一些事;
就算这些事,无伤大雅。
但一旦被抖露出来,也难免会影响自己好不容易树立起来的人设。
大家都是读书人,脸面最重要。
刚才吴仁道和黄世仁,就是最好的例子,一辈子估计就这样毁了。
算了,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咱们还是散了吧。
不一会儿,原本气势汹汹的人群,消散殆尽。
就连围攻飘香阁,醉红楼国子学监生和言官御使们,也都灰溜溜的离开。
不离开不行啊,太孙手里有个小本本啊,太他娘的吓人了。
强如御使王朗,都黯然退场,更何况我等呢。
……
随后,整个金陵城的官员圈子里,国子学广大学子中,都在流传太孙有个小本本。
小本本上记录着大家曾经的、犄角旮旯的、不堪回首的往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