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瞻基在舞台上的那段关于梦想的演说,确实暗合朱元璋的梦想。
“太孙,当今永乐帝,如何?”
建文帝此时似乎不再是超凡脱俗的和尚了,而是一个乡野老者,对帝王事,充满好奇。
“在位帝王,小子不敢妄语!”
“但有一言,小子敢断言:永乐帝,注定是千古一帝,堪比唐宗宋祖!”
“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
朱瞻基认真回答道,随即反问道:
“大伯,您是否想问,建文帝如何?”
建文帝目光灼灼,内心充满激动,却又夹杂着莫名的忧虑。
他想知道后人对自己的评价,可是他又惧怕后人对自己的评价。
前有朱元璋的巨大光环笼罩,后有朱棣超级风光的丰功伟绩;
他建文帝,在位四年,没有能拿的出手的政绩。
更因为消藩太过残酷激进,导致朱棣发动靖难,最终政权被推翻。
这一耻辱,注定会被历史铭记;
永远抹杀不掉。
而历史,往往都是成功者书写的,向来讲究成王败寇。
就算建文帝亲近文人,永乐帝厌恶文人;
就算历史都是文人撰写,但依然无法明目张胆粉饰建文帝。
实在没啥好粉饰的。
所以,这一刻,建文帝的内心,很复杂,他突然后悔了,后悔今日不该见朱瞻基。
“大伯,在和平年代,您或许会是一个不错的帝王;
但在内忧外患的年代,历史选择了爷爷朱棣。”
朱瞻基言简意赅,但已经很委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