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国累,没日没夜的批阅奏折,听取臣子们的汇报,安排国事;
心快乐,在朱高煦看来,老爹让他监国,主要是考教他处理国事的能力,一旦考教满意,下一步恐怕就是太子位了吧。
所以朱高煦干得特别起劲,特别卖力,就连汉王妃近些日子都意气风发。
永乐时期,自从徐皇后死去后,就没有再立后,后宫事务,基本都用太子妃打理。
如今太子失势,太子妃在后宫也不受待见,索性整日带在太子府,什么事都不干了。
后宫之事,自然由汉王妃接替。
夫妻二人,整日像打了鸡血一样,斗志昂扬,干劲十足。
……
赵王府。
赵王朱高燧收到河北探子的禀报,说于谦把河北官场搞得鸡犬不宁,怨声载道。
更是仗着尚方宝剑,钦差大人,先斩后奏等权柄,眼睛都不眨的杀掉三个巨贪官吏。
而这些官员,大多都是赵王和汉王麾下。
赵王自然恼怒,心说太孙啊,于谦是你拿着脑袋向皇上力荐担保的,如今他办事不利,你也要担负识人不明之责吧。
嘿嘿,夜逛百花楼,书写靡靡之歌,识人不明,似乎还和靖难遗孤有所牵连,如此昏聩,怎能当太孙。
桩桩件件,我都先给你记着,等时机到了,我可要好好在皇上面前给你说道说道。
同时赵王爷把监察触角伸到汉王朱高煦身上。
自从汉王监国后,对赵王的态度急转直下,冷淡异常。
所以,赵王爷异常关注汉王的一举一动,一旦发现汉王监国时,有什么异常表现,就直接向朱棣皇上汇报。
也就是说,朱棣皇上虽然人不在宫中,但宫中发生的事,他一清二楚。
朱棣皇帝对三个儿子的手段,高明至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