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贾史王薛是金陵城四大家族,富可敌国,财可通神,一开始我还不信,现在信了。
涂德海,以后我打仗要是没有钱了,我就写几幅字,卖给四大家族,也不贵,100万两银字一副就行。”
朱棣似乎是在开玩笑,也似乎别有所指,涂德海哪敢乱猜,只能跟着打哈哈。
秦淮河畔,皇家珍宝阁,拍卖还在进行。
“官窑紫砂极品,50万成交!”
于谦言毕,用很友善的眼神看了一眼拍卖会大厅里的罗明。
心说这个洋毛子到底有多少钱,陆续拍下了十件拍品,每件至少30万拍下,十件算下来,合计有400多万两银子吧。
加上之前的401万两,一共是801万两银子了,远远超过了抗旱救灾的500万啊。
但拍卖会还在进行。
“下面十件拍品,是十幅字,都是解缙谢先生的得意之作。
每件零价起拍,喜欢的,请出价。”
解缙的十幅字画,有几幅是朱瞻基从老爹书房顺走的,另外几幅是请解缙喝了一顿二锅头后,厚着脸皮讨要的。
当时朱瞻基留下一句话:解先生,你空闲时多写几幅字,多画几幅画藏起来,我保证过不了多久,你的字画会被万人追捧,千金求买。
当时醉醺醺的解缙根本没当回事,一笑了之。
解缙作为大明朝公认的大才子,自然被世人熟知。
对其字,自然愿意收藏,但价格这块,肯定越低越好。
所以大家喊价时,都尽量少加价。
“1两。”
“2两。”
“5两。”
……
如此再三,解缙的第一幅字,价格终于攀升到50两,但没人愿意继续加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