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弃之地东边边界,漩涡之中一道身影从中缓缓而出,来人稍微晃了晃脑袋,然后猛的睁大眼睛环顾四周,在看见守门人的那一刻犹如如获至宝般露出激动地神情,可能是意识到了自己的失态,略微顿了顿,问道:“是前辈帮我开的门吗?”
守门人点了点头,神色古怪的看着面前之人,纳闷为何这儒家的抉择者会是一名女子,虽然他也知晓如今的下届人间对于男女的界限越发模糊,如今的将军,夫子,医者,甚至部分小国家的皇帝都可为女子,但毕竟还是少数,这次选人看道门和佛家的来人就知道对此的重视程度,看其样子不像是个有能耐的,派个女娃来是不是有些敷衍了。
就在守门人准备关门之际,姜歌见此赶忙说道:“前辈请等一下。”
然后她赶忙猛地拽了拽手里的缰绳,旋涡外面大声喊道:“你还不赶紧进来,我全部身家都在你身上,你要是跑路了我可咋办。”
守门人听此误以为这姜歌手里绳子莫不是还拴着个人?按照约定每次抉择者只能孤身前往没有例外,守门人刚想出言提醒,只见漩涡中一头驴缓缓而出,刚接触到地面便软软的倒了下去。
姜歌见此赶忙解释道:“这驴可能是一直驮着我,累坏了,估计休息一下就好了。”
守门人尴尬的站在原地,他是长了见识了,第一次遇到进这遗弃之地带着头驴的,算了算了,他又一次只能劝说自己就是个看门的,其他事少见少听少打听,看面前的女子就不是个省事的主儿。
关上了门准备离开,守门人手指微微一动,面前的巨大沟壑中一个个石柱缓缓升起,见路已在眼前,守门人看向女子,想了想还是忍不住说道:“道家和佛家的抉择者已先你一步赶到,开始选人。”
说完他便跳上第一个石柱准备离开,却听见后面姜歌的呼喊声传来。
守门人疑惑问道:“可是还有事?”
姜歌在原地指了指距离自己最近的石柱说道:“前辈真厉害,可为何不管我了?”
守门人疑惑这女子何出此言,就听见姜歌继续说道:“我跳不过去。”似是狡辩道:“驴更不行。”
守门人看着一脸委屈的姜歌,神情略显复杂的问道:“你在下届人间修为如何?可到炼气,还是说刚刚锻体,可成灵器了?”
姜歌更加委屈了,说了句让守门人有些崩溃的话:“前辈,你在说些什么?”
一座藏书楼中,中间一根砖红色的柱子直通屋顶,柱子上布满暗格,书籍整整齐齐的放置在暗格之中,一架楼梯旋转盘旋于柱子之上,楼梯尽头,一老者正手握一本经书,细细品读。
这老者已垂垂老矣,是当地有名的书疯子,不知从何而来,也不知所为何事,从少年来到此处便一头钻进这藏书楼中,只为读尽此中藏书。
藏书楼藏书一万有余,种类繁多,是原在位帝王尽天下之力网罗而来,只为收藏却从未踏进此地一步,但却不让他人进入,所以这少年在被发现后便被打入大牢。
而原来帝王驾崩后藏书楼归于新皇所有,新皇虽也不喜读书,但深明大义,主动开放藏书楼供愿读书者品阅,而且设立管理员职位帮忙管理藏书。
这老人便是第一任管理员,在出狱后就立刻来此就职,不要工钱,只管一顿饭,能维持生活就好。
老人从进到这藏书楼第一天起,除吃饭时间外基本从未走出过藏书楼,当然如有人借书,老人还是会应付,但如部分借书人所说老人在他人与之沟通时仍不忘手握一本书籍,双眼也从未离开过书本。
皇帝听说此时大喜,将此人封为“读书老人”意为读书人的表率,并派专人帮忙,至此老人自从有人协助起再未出过藏书楼。
此时的老人翻书的动作十分的缓慢,藏书楼内的书虽未读完,但也未剩下几本。
在读完此书最后一句:“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后老人慢慢合上书本,将书籍放回原处,一步一步慢慢走下楼梯,虽然腰已经直不起来了,每一步却走得十分坚定,在楼内其他人震惊的目光下走出大门。
山路之上,老人确认了下身体并无大碍,便继续登山。
来到山顶走到张扶摇身前,微微躬身准备行礼,张扶摇赶忙一把扶起老者,说道:“道友不必如此,你我以同道相处便可。”
看了看面前老者确实毫无影响,暗暗赞许,随后说道:“道友,可去一旁休息,如今只剩一人,待其到此再做安排。”
老人抬头,看见光幕之中的身影,认出是路上遇到的少年,露出欣赏的眼神,然后从怀里掏出一物和一封书信递给张扶摇。
转扶摇面露疑惑,问道:“这是?”
钓鱼老者回道:“受人之托。”
张扶摇看向老者递上之物,瞬间一怔,接过此物后细细端详,圆圆的外形像一个珠子,细看下是一个红木雕刻而成的野兽头颅,具体是何种野兽不得而知,青面獠牙,从脖子处断裂,看纹理似被人用外力掰断。
真正让张扶摇由此反应的是因为龙虎山祖师堂中有两盏长明灯经久不衰,已燃了几百年了,其中位置稍低的那一盏旁边便放着一个同样材质的木雕,正好从脑袋处断裂,只有下半身。
张扶摇知晓这木雕来历,是有人将长明灯所属之人的消息送到龙虎山,也是因此龙虎山才会派人来这遗弃之地搜寻那虽未身死却几百年未出现的道家师祖,而这送信之人并未要求什么,只留下此木雕。
张扶摇细细凝视眼前之人,看的钓鱼老者满身不自在,在决定帮此忙时就预料到了会有此场景。
张扶摇慢慢收回视线,然后打开信封,待看完信件内容后面露疑惑,与当时钓鱼老者看完后的表情如出一辙,然后说了句:“就这?”
钓鱼老者也有模有样学着当时华服男子的语气说道:“就这。”
只见四个大字跃然于信上:“顺其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