献阳听献清问起,当下为难起来,期期艾艾的说起来:“我有个婚约,是琼国公嫡二女,李思思,按流程,这个月应该是要交换庚帖了,半年后就要大婚,今天琼国公的使者来我府上,言中提起我断臂之事,并没有拿出庚帖,我想这个……”
献清一听就知道了,这是想毁约了,就是不知道是谁的意思?若是琼国公的意思还好一点,毕竟有大势压着,若是琼国公儿二女想退婚约就不好办,毕竟来自后世,献清还是想遵循你情我愿的,不想包办婚姻。
不过看献阳的意思,还是想成就这段姻缘的,当下便问道:“二哥见过未来二嫂吗?”这个问题把献阳脸弄了个大红脸,钢铁直男的娇羞。结结巴巴的回答道:“三年前,我去狼谷关之前,因缺少粮饷,父皇派我去琼州迎接江南的饷银,在琼州州府见过一面,思思小姐送了我一个她用的木梳。”
靠,都郎情妾意了,都思思小姐了,还娇羞!呸……献清一阵鄙视。
当下便对献阳说道:“按照二哥所说,想退婚约的一定不是李二小姐,而是其他人,李二小姐肯定是不知情的。至于是谁现在不好说,不过此事应该不难办,琼国公有嫡子二人,一人会继承国公,一人为县公,二人不管谁从中做梗,我都会让他来求你,放心吧,明天一早我去见父皇商议此事。”说完站起来就走了,留下一脸期待的献阳。
次日清晨,献清锻炼,洗漱,早膳结束,前往皇宫御书房,见到皇帝后将业祥夫子的事向皇帝进行汇报,皇帝想了一下就答应了。然后又说起献阳婚约的事,皇帝很是生气,婚约之事朝廷都知道的,若是毁约关系到皇家颜面。
献清看着一脸气愤的皇帝,试探着说道:“父皇,此事确实重要,二哥与那李家二女情投意合,虽说二哥段一臂,又不是不能再上阵杀敌了,建功立业也不在话下,不如派个有分量的人去往琼州,作为婚使讨来庚帖,如何?”
皇帝沉吟了一下,大儿子已经不在了,二儿子又断了一臂,不能再让他受委屈了,此婚事必须促成,可是,派谁去呢?各部主事虽然分量够但是没有威慑力。
皇帝扫了一眼献清,问道:“你最近没事吧?要不你跑一趟?”
献清一时傻眼了,局促的说道:“哪有弟弟给哥哥说亲的?”
皇帝一瞪眼:“哪有十四岁的人打倒十七岁的?”
献清无语了,那是打了个措手不及,要是再来一次,献明能直接打死自己。唉……去就去吧!当下委屈的说道:“去也不是不行,万一再有个截杀什么的可没有那么好的运气了!你看那宝贝铁甲骑兵能不能派个几百人?”
皇帝也知道献清现在是责任重大,想了一下说道:“宫中侍卫给你一百人,他们都是皇帝亲卫,铁甲军夏天不适合去往南方,西域那边可能随时需要他们,礼部那边再派个管事给你,他们熟悉流程。”献清只好答应下来。
出了皇宫,转向东宫,大殿内,业祥正在读书,太子妃一身白色长裙正陪在旁边,业祥一看献清进来,急忙站起来飞奔向献清怀里,献清早已习惯了这样的场景,仿佛后世自己下班刚回到家,献清摸了摸业祥的头问道:“读书累不累?”业祥摇了摇头,拉着献清到书桌前坐下。
献清看着太子妃笑了笑,坐好了以后对业祥说:“我刚刚在御书房跟你皇爷爷商议给你找一个夫子,此人叫左心权,是一个博学之士,你要好好学习,”
业祥以为献清不来了,就不高兴的说道:“是我惹王叔生气了吗?为何让别人教我读书?以后不来东宫看我和母亲了吗?”太子妃也是一阵紧张的看着献清。
献清笑着说道:“我怎么会生气?我的学识不足以教你,等夫子来了你就知道什么叫真正的读书,我现在还挂着农业部主事呢,哪里能天天来陪你,有些事等你再大一点就明白了,明天我要去琼州一趟,几天后就回来。”
一听说献清要外出,太子妃就一阵紧张,要是再出点什么意外,那业祥可怎么办?献清看出了太子妃的紧张和担心,继续说道:“此次去琼州,父皇派了一百名亲卫给我,我留二十人在东宫,业祥的每日三餐就要劳烦皇嫂亲自过问,夜寝和午休也必须是信得过的人照顾,请皇嫂谨记。”
太子妃一看献清特别严肃,也是认真起来,毕竟涉及到业祥的安全,也是她的未来,太子在的时候就没有想到这些问题。
献清想了想补充道:“每天早上让侍卫带着业祥去御书房陪父皇一会,途中若有鬼鬼祟祟之人,直接拿下交父皇处置,我不在的时候,有事情可以去找二哥。”太子妃认真的点头称是,心中一种被保护的感动默默升起!
安排好业祥,又陪着看了一会书,就回到了二皇子府,叫来刘春虎和常武,让他们去准备一下,明天前往琼州,自己则拿出敏月送的软甲,七月的天气已经很炎热了,软甲穿起来闷热,所以不能带了,摆在床头放着。
下午,献清带着常武去看了看自己的府邸建设进度,延期的主建筑已经开始动工了,假山奇石也已经运到,春诞节过后自己就能住进自己的府邸了!可惜还要等三年半才能把明月娶进门,老婆孩子热炕头的日子还需要等待。
晚饭时分,兄弟俩一起吃饭,献清调戏着说道:“二哥,这次我去琼州,可是为了你去的,要是成了,你该怎么谢我呢?”
献阳也没想到献清会问这个,一时不知道怎么回答,献清悄悄的说:“要是成了,你带我去草原走一趟,如何?我很好奇垣人到底是什么样子?”
献阳听献清如此说,轻笑一声,说道:“垣人?一群鼠辈而已,冬天藏在草堆里,没雪的时候就聚在一起到处吃东西,什么都吃,有时候连人都不放过!”
“吃人?食人族?”献清一惊,是野人部落?倒是很好奇,想去看看。
次日早晨,皇城南门,这次献清没有坐马车,而是骑了一匹白马,刘春虎和礼部管事也是骑马,常武和八十名近卫步行在后,大燕朝不养马,马匹主要是靠缴获和西域商人的贩卖,所以大燕朝的军士主要是步兵为主,只有斥候队才能配马匹。献清的屯田令在建州下发了在山谷中养马的政策,但是一时半会并不能成效!
这次出行,因为有步行的侍卫跟随,速度并不快,不过这次也不赶时间,献清也打定主意,趁此次出行,要考察一下燕州各县的屯田进度。
临近午时,一天中最热的时候,献清一行人下了官道,在官道西面不远的一片树林中避暑,喝水,献清吃了点太子妃送来的糕点。
正吃着呢,树林的西面传来一阵嘈杂声,一群人推推搡搡着往树林而来,侍卫们立刻站起来,将正坐在地上吃糕点的献清围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