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里的钓鱼工具是现成的,每个男人都有一个钓到大鱼的梦想,特别在这个时代。
很多人对于钓鱼没有认真的研究,只以为挂上饵料放到水里就可以了,实际上每个季节对应的饵料都是不同的。
就比如夏天这个时候,需要用到味道清淡的饵料,提前用玉米粉,面粉,麦麸等谷物混合到一起,再加入一点点蜂蜜,揉搓成团搅拌,额外的带了一根嫩玉米切成碎粒,以作不时之需。
准备好之后,第二天一早便带上钓具和桶挂在车上出了大门,推开房间大门,外面正是准备出门的众人。
看到我推着车出门,几人也是惊讶万分。
兴国哥你竟然买自行车了呀?借我骑骑呗?说话的正是何雨水。
雨水回来啦,我打招呼。
我这个是男款的车子不合适你,不过你可以试试。
说着把钓具和桶从车上拿了下来,何雨水只有1米6左右的身高,这辆车的长度都超过了她。
她自己骑的是何大清留下来的女士自行车,我这辆几番折腾只能半蹲着骑,样子颇有些奇怪。
算了,这个一点都不好玩,还给你。
门口的阎解成看到后也说道:兴国,让我也骑一会儿。
嗯……一大爷清了清嗓子训斥:解成,快上班了赶紧走。
闫解成听到后只好跟着一大爷一起步行去了轧钢厂。
我也是骑车往什刹海而去。
等我走后,许大茂才从家门口出来。
嘴里嘟囔着说:一辆自行车神气什么,跟谁没有似的。
许大茂其实也是有自行车的,作为厂里唯一的放映员,之前一直背着机器满山跑。
因为很多时候会下乡放映、距离很远。
厂里考虑到这个因素,特意给他配了一辆自行车,不过一般都是放在厂里,出远门的时候才能使用。
等我骑车到了什刹海的时候,河边已经坐了不少人。
这个时代很多老百姓吃饭都是问题,还有很多已经退休的老人,闲来无事来什刹海垂钓补贴家用会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院里面三大爷就经常来这钓鱼,只不过收获都不太理想。
好的钓位都有人占着,寻觅了好一会,才找到一处水流相对静止的区域。
先撒了一把碎粒鲜玉米打窝,紧接着就是拿出做好的饵料,挂上钩子有频率的抽拉。
很多人钓鱼会选择直接挂上饵料,坐等鱼儿上钩,这种钓法往往是钓不到鱼的。
最好的方法是提前打窝,让窝里有鱼,方便垂钓。
就这样刮饵抽拉有了小半个时辰,才逐渐放缓频率,等待鱼儿进窝。
钓鱼是个技术活,比的就是耐心。
当看到浮漂轻微的晃动,不时有向下探去的动作,等到浮漂猛的向下而去,我直接快速抽拉而起。
一股反作用力让我没能直接提杆而起,这是中鱼了!
看着架势个头还不小,死命的抵住鱼竿,让鱼慢慢的浮到水面,到了水面的鱼就没有水下那般有活力。
等鱼到了岸边拿起抄网,直接把鱼抄到了网里。
这是一条5斤左右的大鲤鱼,个头还不错。
把水桶打上水,直接把鲤鱼放了进去。
看样子鱼已经进窝了,没有任何停留的继续抛竿等鱼。
这次不到两分钟,又是一尾鱼上钩,连杆了这是。
接下来的两个小时里,我也是边抽杆打补窝边把鱼钓上来,连续两个小时手已经累到不行,边上也是从最开始的一两个人观望者变成了围了一群人,都在看我钓鱼。
这两个小时的战果也是相当丰硕,桶里的鱼已经全部装满,最后一条鱼互相拉锯了有十来分钟才成功上岸,一条20来斤的大草鱼!
这条大鱼耗尽了我所有的力气,把鱼放到岸边,我对着众人说道:我不钓了,你们谁要钓的那个坑位就让给谁了。
边上钓鱼的有几个人撒丫子的就跑了过来,看到这么多的鱼,我也有点犯愁。
见围观的人还没有散去,我收声说:有谁要鱼的吗?我们可以互相交换,可以用票换,也可以用钱换,低于市场价三成!
这下钓到没钓到鱼的人都跑了过来,我虽然说的是换,其实和卖是没有区别的,只是鱼我不能正大光明交易,所以用的换这个词。
再有就是低于市场价三成,这个对于这些老年人也是相当有吸引力的。
不管对方用的是粮票油票也好,钱也罢,我都照单全收。
一会儿手里的鱼只留下了一条五斤的自己吃,其余的全部换成了票和现金。
一共是现金十一块钱,粮票五斤,油票二两,香烟券一包,糖果票半斤
其中最大的一条鱼被一位叫赵立东的老人用一张手表票换走了,看其着装是一个退休的老干部,身上没有带零散现金,直接叫价一张手表票吓退众人。
这样一张手表票黑市没个三十块钱,拿不下来,好家伙,这半天的收货要算成钱都有个四十来块钱了。
这样下去的话,我要是连续钓一个月,那不起码有个600块钱?有这能力,我还上啥班呢?
不过这也就是口嗨想想,这个时代,有份工作才是主流,没有工作、娶媳妇都是问题。
何况我还是高中毕业,再说北边这冬季比较冷,从10月份开始到来年3月都是结冰期,一年能钓鱼的时间也不过五六个月。
在这段时间之前,最好能储备上足够过冬的食物,要不每天面对的就是窝窝头白菜土豆,就这已经是超越普通人的生活了。
简单收拾了下东西,便准备往回走去。